阅读历史 |

第682节(1 / 2)

加入书签

需要做的是身体治疗配合父母的诱导教育,主要以鼓励和信任为主。

肝心脾肺肾。

怒喜思悲恐。

有时候,不同的情绪安抚,也是一种治疗的手段。

肝主木。

而金克木,悲伤对于愤怒,同样也是有压制的。

陈南利用的就是董颖雪的这种悲伤的情绪,带动林语的伤心,这种悲伤的情绪,是可以压制肝木之怒火的。

果然,董颖雪说上瘾了,越说哭的越凶,甚至到了最后,开始痛哭流涕。

妆容此时彻底哭花了。

而现在的她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母亲,一个哭的稀里哗啦的母亲。

同样,陈南怀里的林语,眼泪也不停的往下流,鼻子不停的抽泣,只是强忍着没有大声哭出来。

陈南笑了笑,他微微用力一掐。

这一次,是掐的肉!

生疼生疼的那种。

被陈南这么一掐,小男孩直接吭出了声音,这一下子忍不住了,直接哇哇痛哭。

「呜呜呜……」

「妈妈,对不起。」

「你别哭了。」

「妈妈,我错了……」

「妈妈,对不起……」

此时此刻的林语,和刚才判若两人,似乎成了董颖雪口中那个仗义的、懂事儿的小男子汉一样。

陈南此时放开了他。

林语直接扑到妈妈怀里,搂着她,眼泪不停的往下流,而小手给董颖雪不停的擦泪。

两人就这么抱在一起哭。

陈南站在一旁,心情复杂。

说实话,这一幕挺感动的。

小男孩的确是一个懂事儿的孩子,看着他小心翼翼给妈妈擦着眼泪,心疼的样子,陈南内心一笑。

哪有什么天生的坏孩子啊?

无非是身体和不成熟的心灵导致的罢了。

良久……良久……

母子二人也哭累了。

小林语被董颖雪抱在怀里,小声抽泣。

「抱歉,陈医生,让你见笑了。」

陈南笑了笑,弯下腰,说道:「小语,我要告诉你一个秘密。」

林语转身看着陈南,眼神里多了几分害怕。

刚才陈南掐他的那一下,现在还疼呢!

其实,对于小孩子来说,对于医生天生有恐惧心里,毕竟……从出生那天就开始被穿着白大褂的人打针,然后各种预防针……

所以,懂事儿开始,这些孩子们对于医生又怕又敬畏。

对于医生的话,也很相信。

这是从小培养的习惯。

陈南看着林语,认真说道:「其实,你不是坏孩子。」

「你只是得病了而已。」

「叔叔可以帮你治好了。」

「你愿意吗?」

这一句话,直接打开了林语新世界的大门。

对于他而言,被人叫坏孩子已经习惯了,他也无所谓,因为这样能得到关注和认可。

但是,并不代表他喜欢这样的代号和称呼。

他也想有小朋友,也想被大人夸奖,可是……

现在听见医生叔叔这么说,林语本能的抬起头,眼神里多了几分天真。

陈南认真说道:「叔叔帮你治好了,你以后就是好孩子了。」

「以后上课也有小红花了。」

「你愿意吗?」

「你想想,你马上就要一年级了,到时候,会有新的小朋友和你一起玩。」

林语擦干净眼泪,认真说道:「我愿意!」

「叔叔,我是什么病啊?」

陈南笑了笑,松了口气。

说实话,抽动秽语综合症很多时候,还是比较复杂的。

因为,在病症发作时不自主的发声或抽动会分散患儿注意力,严重者眼睛难以停留在书本上,无法集中精力听老师讲课,学习成绩直线下降。

当遇到同学嘲笑、家长指责和老师批评时,常常使患病孩子不愿意上学,乃至逃学,最终辍学。

有的儿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自尊及自信受到严重挫折,难以形成健全的人格,甚至耽误其一生的成长,有的竟因抑郁而自杀。资料表明,儿童抽动症发病率约为1~7,有的报道竟然高达4~23。

而治疗的时候,需要的是配合!

孩子和家长的共同配合。

中医虽然没有抽动症的病名,但有大量相关症状的描述。如明·王肯堂《证直准绳·幼科·慢惊》:「水生肝木,木为风化……瘛疭渐生,其瘛疭症状,两肩微耸,两手下垂,时腹动摇不已……」

在中医看来属于「肝风」「筋惕肉」「瘛疭」「慢惊风」的范畴。中医学认为,多与儿童的「肝常有余、心常有余、阳常有余」,「肺常不足、脾常不足、肾常虚」的生理特点有关。其病机主要是阴阳失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