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5兄弟(训狗h)(1 / 3)

加入书签

这天早晨,廷尉正命人传话,只斩袁氏阖族男丁,袁家女眷在收尸之后,可以安然走出洛阳,回宛城老家。

这是天子的恩意。

可笑啊。

他和兄长一死,祖母还能活吗?

活着有时比死去难受,这样阴狠的招数,让袁直想起那个怪梦。

——袁家家破人亡,他和兄长一同赴死,被押解到东市斩首,人头落地。祖母为此哭瞎双眼,不日而卒。

一梦成谶。

想到若拂,刑后高烧的袁直只剩愤闷。

到底是天子的恩意还是她的主意?

周家进洛阳之前,她是不是做过仔细盘算?

想了几个日夜,才想出借力打力,利用天子除他袁家的法子?在他死后,又有怎样的擘画?

袁直苦笑。

笑自己蠢,傻傻赶去沧州,为早和皇帝结盟的河间王镇压民乱,日夜兼程,吃睡都在马上,一路奔回洛阳,只为早几日回来见她。

别说妇人之仁。

妇人未必就仁。

她是说到做到的,真把他们兄弟关在一处。

水牢湿气太重,只有一个好处——灯火亮如白昼。

是以狱卒将他兄弟二人压来时,可以清楚看到压水台上她的身影。雀蓝云纹缘边枣红直裾,鹅黄腰带锁出一捻纤细腰肢,锦衣细带,妆容鲜丽,长剑握在手里把玩得正高兴。

她双手持剑,左右观瞻,一双杏眼如水明亮。

握着的正是袁直的配剑——宛城白龙。

这是他十二那年斩杀敌寇首级,当地匠人怕他屠城,献上的宝剑。匠人奉承他白龙鱼服,未来注定贵不可言,因故土宛城,故而剑名“宛城白龙”。

这剑通体银白,借着灯火水光,被她持握稍稍舞动,水光在剑身上跳跃,犹如一条白鳞正在舒展的蛟龙。

她似乎很喜欢。

一点不怕兵器的冷凉杀气。

美人如玉,长剑如龙。

光斑掠过她的小脸,刚柔同现,灿如芙蕖,有种难掩的美态,引诱飞蛾扑向她。看了几眼,背脊上的刑伤似乎都没那么疼了。

天生她美貌,又给她一副狠心肠。

到底为戏弄谁?

袁直苦笑,暗看兄长袁聪。

天子顾念袁聪为愍太子修书因此没对他用刑,然而他面色灰败,跟大刑过后没什么两样,狱卒安置二人期间,袁直一直在看兄长。

其实听见那句“天承六年,七月十五,洛阳大雨,金石桥”,他已憬然。

和周家的婚事是兄长难得一见的坚持,他只和他说过一回,洛阳大雨,周家女背他过桥,情始于此。

内敛如他,常年握笔的手也学人打磨璞玉,把手锉到鲜血直流,哎,就为一柄山茶玉簪。

做好之后还没捂热几日,匆匆送去豫州。

他不信兄长是轻易二心的男子。

那等哀戚口吻,也许死到临头脑子特别灵光,袁直很快有了答案。

呵,造化弄人。

兄弟二人被压着躺上刑台,手脚被锁,同时很快看到了若拂为他们预备的“刑具”。

竹管笔、几条白绫、坚冰、藤条、锁链、宫中用来涂壁的花椒浆、也有几个招呼过袁直的旧相识——勉铃、相思套、悬玉环。

一字排开,用漆盘分别托着。

若拂细致惯了,走过来时见有几样乱了,立刻放下剑,像摆弄竹简一样,逐一摆齐。

看得袁直闷闷大笑。

“还摆什么,有本事只管招呼,小爷不惧!”

若拂不理他,转头问枯木般躺着的袁聪,“袁侍中想先试哪一样?”

一夜过去,她又变得驯良。

戴上无害的面具,披上羔羊皮。

大牢湿冷,呆了几日,又兼心绪颓败,袁聪终究咳疾复发,几回喘不上气,他开不了口,也不打算开口。千言万语,说出口白白惹她厌憎而已。

临刑前可以见上一面,就当一场好梦。

肉身束在刑台,魂魄已经拥紧过她。

袁聪苍白的脸上扯出一丝淡淡笑意,若拂看在眼里,颇有不屈不折的骨气。

“你这毒妇,别伤兄长!”

若拂落手在淫器上,眼看要取,袁直挣扎几下,然而身躯幅度微弱,反倒刺痛受刑的地方,眉眼一时揪起,张着嘴大口倒气,“随你、随你如何戏弄我,羞辱我,别伤吾兄!!”

“中郎将从未求过人吧。”

若拂扭头看他,剪去手边那盏油灯灯花,“求人不是这样求的。”

袁直被鞭刑打得皮开肉绽,刚才胡乱挣扎,致使肉血结成的痂裂开,鲜血汩汩外淌,此时痛得开不了口,额角一条红痕流了出来。袁聪见状,眼底悲红,一面忍咳一面求她,“还请女公子,高抬贵手。”

做弟弟的争着受辱。

做兄长的开口解困,替他求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