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1节(2 / 3)

加入书签

瞧!”

随后走到县衙隔壁的马厩中牵来自己那头小毛驴,哒哒地往回家的方向赶去。

一路之上,屡有认识或不认识的路人跟他打招呼,更有甚者已经开始称呼他为郭捕头了。

看来群众八卦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没有微博,没有电视,没有互联网的大唐时代,消息传递的速度还是令人咂舌。

听着声声“郭捕头”“郭小哥”入耳,郭业满心欢喜,功成名就的感觉就是爽啊!

仅仅一个小小的捕头就这么令人志得意满,令人舒坦无比。

那么,如果,成了那位高权重,有品有衔的绿袍官身,又会是怎么样一番情景呢?心头又会是怎么样的一番滋味呢?

令人期待的很呐!

……

……

胯下小毛驴一路上“嗝啊”“嗝啊”的发骚发浪狂叫着,缓缓走过了城东,进了城南,到了油麻胡同口。

进了油麻胡同,郭业将还在浪叫的小毛驴栓到了小院门口,拍了拍它的屁股笑骂着:“行了,到家了,别他妈的浪叫了。回头小哥给你找头小母驴,也让你过过瘾,你家主人人生得意,你怎么着也要驴生得意须尽欢嘛!”

也真是怪了!

郭业这番许诺之后,小毛驴竟然止住了浪叫,两眼巴巴地看着郭业,扑闪扑闪着。

驴眼中透着一股淡淡的淫荡和期望。

郭业不觉好笑,你妹的,吴家竟然养出一头色驴了!

栓好小毛驴后,郭业推门而入,发现院门从里面插上了门销,怎么回事?

院门没锁,里头反插,说明老爹老娘他们肯定在家中没有外出。

但是青天白日的,无端插起院门干啥玩意?

无奈之下,只得啪啪啪一阵敲门。

过了一会儿,里面传来脚步声,吧嗒一声,门销被拔了开来。

吱呀!

院门打开,里面探出一个脑袋,赫然就是老爹——郭老憨。

郭老憨探出脑袋在院门外左右张望,发现就郭业一人之后,脸色神情明显是松了一口气,然后迅速将郭业拉进了院中。

又急忙关起门来,第一时间插起了门销。

郭业看着一副小心谨慎模样的老爹,不由嘟囔问道:“爹,神神叨叨,你干啥呢?”

郭老憨嘘了一声,指了指院内小院,对着郭业轻声喊道:“小点声儿,你自个儿看!”

此时的模样就跟进了富户做了贼似的。

郭业顺着郭老憨所指的方向一看……

他也彻底看傻了眼,乖乖~~

温馨的一家子

顺着老爹的手势一瞅,俺滴个天啊!

只见院中石桌之上,竟然平整码放着几个四四方方木制托盘,托盘之上用红布遮掩着,仅仅露出冰山一角。

暴露在冰山一角之外的是一锭锭马鞍状的大银锭,一锭约莫十两重。

很显然,红布遮盖之下,托盘中所盛放的肯定都是银子,一锭锭雪花纹银。

果不其然,郭业自顾上前依次掀开红布,托盘之上全是成锭成锭的雪花银,白光刺目令人心神恍惚,几个托盘粗粗一算,差不多能有四五百两。

郭业终于明白老爹为何探头探脑,猥琐不堪地跟做贼似的了。

什么叫财不露白?

什么叫一夜暴富见光死?

郭老憨便是。

想他郭老憨当了一辈子的佃户,郭家祖祖辈辈几代人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在田地里刨食度日的小老百姓,何曾见过如此一笔巨银?

虽然郭老憨平日里极度渴望暴富,连做梦都巴不得在刨地的时候能够挖出几个大铜板。

但是当一笔巨银突从天降之时,郭老憨就彻底被砸懵了,顿时不知所措了。

第一反应就是防火防盗防邻居。

郭业看着老爹那副拘谨的模样,心中也是理解,连他都差点被一锭锭的银子砸晕了,何况他这个平日里省吃俭用抠抠搜搜的老爹呢?

要知道,当初他可没少埋怨郭老憨将“卖”进吴家,去换吴茂才的二十两银子和几亩良田。

尽管后来事情并非他想得如此,但是从刚才自己进入家中的一幕幕可见,他爹郭老憨委实被震撼得不清。

随即郭业轻轻拍着郭老憨的后背,替他压压惊,然后问道:“爹,我娘和小妹呢?”

郭老憨眼神直勾勾地看着满桌的雪花纹银,随意答道:“你娘和小蛮躲在屋中不敢出来哩,怕有歹人攀墙入院,抢劫咱们家呢。”

说着不无自豪地挺胸自傲道:“娃儿,还是你爹我强吧?你爹可是在院里守着这些银子守了一下午,半步都没有离开呢。”

啥?

郭业也被自己的老娘和小妹,还有活宝老爹乐坏了。

凭空来了一笔巨银,就被娘和小妹吓得不敢出屋,把老爹折腾得半步不敢离开石桌边儿?

靠,我的爹,我的娘,我的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