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6节(2 / 3)

加入书签

职的“开府仪同三司”与武将中最高官职的“骠骑大将军”,还有藩王级别的王爵允许开府设衙,可以在府内设置长史、司马、录事参军事、录事、诸曹参军事、参军事等。

除了以上三者,无论你是二品还是三品,甚至是闲散王爵,都是不允许开府设衙的,违者当以谋逆罪论处。

但是,唯独还有一种人可以开府设衙,那便是朝廷分置在各地的都护府。

因为都护府大都护的位置至关重要,再加上秉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原则,往往都是由皇室亲王遥领着都护府大都护一职,从来不让非皇室之人出任此职。

遥领之意便是,远程统领。

说穿了,就是挂名。

遥领大都护一职的亲王,通常都是在长安城中喝酒吃肉,风花雪月,乐得逍遥自在,哪里会去边关和少数民族聚集地吃苦受罪?

通常都是由朝廷再派一个得力能干的副都护去做实际的管理工作。

但是,上下有分,主次有别。

甭看你这个副都护是实际管理者,但是往往做一些重大决议的时候,还是要经过在长安城中作乐享福的那位遥领大都护的亲王首肯。

如果你这个屌毛副都护敢擅作主张,直接无视长安亲王大都护,那么,很遗憾,你摊上大事儿了。

先视你为造反,给你一个谋逆大罪,然后在将你在长安城中名为优待功臣实为人质监管的一家老小,甚至九族,都给你丫全部诛杀殆尽。

……

都护,都护府,郭业都懂,都明白。

但是他不明白,为什么他这个西川都护府要加个小字呢?

难道是因为哥们掌管的地方太小了,实在担不起西川都护府的大名,所以加了一个小字,以作区别不成?

奶奶的,这也太不靠谱了吧?

难不成以后便说,我大唐拥有九个都护府,还有一个小都护府?我大唐有九个大都护,还有一个小都护?

恍然间,郭业有些郁闷,李二陛下也太能整人了。

不过这都不是重点,他更关心的是,李二陛下圣旨中明确指出,由他掌管西川小都护府,他出任西川小都护一职。

他一不是亲王,而不是皇室中人,由他出任西川小都护一职,这也不科学啊。

按照正常的章程来走,他顶多也就一个副职而已,出任西川—副—小—都—护。

奶奶的,这副职怎么念怎么别扭。

但是,这都是次要的,他最最关心的是,他这个西川小都护到底是几品?

要知道都护府的副都护,若是文官出任的话,至少需要正五品的中散大夫衔;若是武将出任的话,至少需要一个正五品的定远将军衔方有资格出任。

他一个小小的八品兵司佐官,接任一个奇葩型的西川小都护一职,又需要什么资格呢?

或者说,李二陛下给这个西川小都护定为几品呢?

于是转身冲着那宦官遥遥一拱手,刚想开口询问来着。

谁知那宦官像变戏法似的从袖中再次掏出一份黄帛圣旨来,相比于刚才这一封圣旨,宽幅都略略显小。

就在郭业稍稍一愣之际,那宦官公鸭似的声音又从嗓子眼中蹦出:“郭小都护,圣上有谕旨,请下跪,接旨!”

见之,闻之,

郭业不得不惊呼一声:“我草,还有?”

授勋骁骑尉

竟然还有第二道圣旨!

别说郭业这个愣头青,就连见过世面的苏定方都不由好奇。

连下两道圣旨之事,并非没有,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连下三道四道圣旨的事儿都有之。

不过通常这种情况下,都是军情紧急或者帝都变故,皇帝才会连下几道圣旨,以示事态之严重,情况之危急。

希望通过连发几道圣谕,引起接旨之人的重视。

不过以上种种情况,跟郭业挨得着吗?哪怕帝都长安闹地震了,关他郭业屁事。

不是苏定方瞧不起郭业,他打心眼里不认为郭业这个小小的八品兵司没有什么地方值得皇帝重视。

哪怕如今他出任了这么一个另类别致的西川小都护之职,但这也不是皇帝给他连发两道圣旨的理由啊?

莫非,陛下他……

苏定方心中一猜疑,不由对郭业有了几分羡慕与嫉妒,这小子八成是要走狗屎运了。

再瞥了一眼郭业,显然这小子也是格外震惊,傻愣当场久久不言语,不知心中作何他想。

“咳咳,郭小都护,郭小都护?”

那宦官展开圣旨,见着郭业发呆,不由尖着嗓音儿催促他道:“赶紧跪拜,接旨哩!”

郭业被唤醒,惊呼道:“啊?是极是极,多谢内侍大人提醒!”

继而开始了今天第二次跪拜,表面恭敬如斯的山呼小臣接旨,心中暗暗鄙夷了令他今天又跪又拜两次的李二陛下一番。

不过这番谦恭的神情看在那宣旨太监眼中,又是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