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37节(2 / 3)

加入书签

李二陛下微微颔首,说道:“传朕旨意!”

“喏,奴婢这就去准备笔墨!”

顺公公作势就要走,不过被李二陛下唤了回来,说道:“不用草拟圣旨,直接传朕口谕到兵司员外郎郭业府中即可。”

顺公公一听是郭业,心中乐道,莫非郭业这小子又有好事了?

只听李二陛下说道:“你去郭业的府上就这么说,在兵司大院瞎胡闹,怂恿朕的儿子顶缸避雷,朕都不与你计较了。朕给你三天的时间准备准备,时间一到立刻滚出长安城,前往西川替朕宣抚边塞众将士。”

顺公公心道,我道是什么美事,原来是郭业这小子惹得陛下生气,被支使出长安公干去了啊。

继而应道:“陛下,奴婢都听清楚了。陛下还有补充吗?”

李二陛下摇摇头,表示没有,挥手示意顺公公可以去传口谕了。

谁知顺公公没有挪窝,善意地提醒道:“陛下,既然郭大人是替朝廷宣抚西川小都护府的众将士。那么是不是应该知会户部一声儿,准备一些金银布帛和美酒,让郭大人一起押往西川,以作犒劳众将士呢?”

李二陛下晒然一笑,摇头否定道:“不必了!”

“昂?”

顺公公脸色一滞,陛下向来对下面的人出手大方,此番宣抚西川一毛不拔,这可不是皇上的风格啊。

见着顺公公不走,李二陛下点出了他的小心思,打趣道:“你倒是对这位郭大人颇为照顾的嘛。宣抚犒赏众将士这时约定俗成的规矩,有功必赏,有过必罚,朕心里自然清楚。但是这笔犒赏的金银布帛,不该朕出手,再说了,大唐国库也是不充盈。你再给朕带句话——

此番宣抚所需物资,皆由郭业一人所出。唔,就当真是朕罚他的,谁让他欺侮算计我家孩儿,让承乾吃了个哑巴亏呢?我这个当父亲的怎么着也要为孩儿出口恶气吧?”

“啊?”

顺公公听着郭业居然胆大包天,连太子殿下都敢欺侮算计,真是活腻味了。

但是一听陛下居然没有怪罪于他,只是罚了他一点金银布帛和美酒,而且言语亲和,听着多为宠溺。

欺负了太子,还能让皇帝不忌恨,几句谈笑风生便轻松揭过。

啧啧,顺公公心中不由惊羡暗叹,看来陛下对郭大人可真是打心眼里喜欢啊!

贞娘的要求

顺公公在皇帝面前表现的谨小慎微,唯唯诺诺,可一出了皇宫赶来郭府,那可是兴致冲冲,欢喜的不行。

因为他知道郭业郭小哥是个敞亮人,绝对不会让他入了宝山空山而回。

进了郭府传完皇帝的口谕之后,他也不多做停留,直接顺走了郭业家中的一副垂涎已久的丹青,心满意足地返回了宫中。

顺公公走后,郭业端坐在客厅椅子上,脑中反复咀嚼着顺公公带来的皇帝口谕,脸上浮现一起莫名的笑意。

居然自己李二陛下看穿了自己的小心思,汗颜,尴尬呐。

不过委实赞叹李二陛下的胸襟,真不愧一代天骄天可汗的博大胸襟。

都说打了小的来了老的,老李明知自己挖了个大坑,忽悠着太子承乾跳下来替自己顶了缸。却只是象征性的处罚一下,没有过多的深究。

自古皇帝多刚愎,自古皇帝多好面儿,自古皇帝多护短,李二陛下却是一样也没沾边儿。就冲这开阔的胸襟,郭业就觉得李二陛下是个好皇帝。

处罚自己自备金银布帛和美酒,一起随行押赴西川犒赏众将士,郭业脸上的笑意渐浓,看似惩治实则恩宠啊。

普通人你就是想准备金银粮草去犒赏三军,想拥拥军来个军民鱼水,也没这个机会,没这个胆子啊。

因为你敢这么干,朝廷那些监察御史指定要在皇帝面前打小报告弹劾你一番,先给你来个拉拢军心,再扣你图谋不轨。

到时候,好事变坏事,脑袋喀嚓一下,没了!

郭业一个劲儿地呆在那儿憨笑傻乐,心中想着,这应该就是皇帝的宠信吧?

……

在客厅中随郭业一起接旨的贞娘此时并未离去,而是站在厅中望着郭业一个劲儿地傻笑,不由问道:“大官人你这时笑什么呢?咱们在长安刚安生下来,皇上就又派你前往西川边塞之地,你还笑得出来?”

郭业摇摇头,乐道:“出去一趟有何不好?贞娘你没听顺公公刚才说吗?本来我可是很有希望接任薛雄大人的兵司郎中一职的哟,可就是因为资历不够,功绩不足,这才被人阻拦了下来吗?出去一趟也挺好,外面的世界不太平,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历练历练积攒些资历,拼些功劳出来,才能步步高升哩。”

说到这儿,郭业有些缅怀过往地叹道:“而且,这次去得地方又是西川,康宝、庞飞虎、朱胖子、阮老三,还有暗夜他们我可是好久没见了,委实有些想念他们啊。”

贞娘刚才在场,也从顺公公的嘴中听说了吏部尚书孔颖达从中作梗之事,不由气哼哼道:“有些人就是讨人嫌,自己不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