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29节(2 / 3)

加入书签

菜稀里哗啦吃了起来。

吃相,那是相当得难看。

不过看在李二陛下眼里,却是不由一阵轻笑,不时轻声叫道:“慢点吃,慢点吃,噎死在朕的宫里,你就屈得慌了。”

“噎死总比饿死强,能在皇上跟前噎死,那也是天大的福分。至少下辈子投胎,不用做饿死鬼了,嘿嘿……”

“巧言令色,一副不学无术的无赖嘴脸。”李二陛下皱了皱眉头,口中轻轻啐道,“真不知虞世南给朕看的那封信,你是如何想出来的。”

郭业口花花扮粗鄙,心里却是明镜儿似的,听到李二陛下这话,不由一阵腹贬,来了,估摸着喝完这碗粥就要来正题儿了。

三下五除二,一碗稀粥就跟倒豆子一般解决完毕,他抹了抹嘴,站起身来,说道:“皇上,臣吃完了,可以开始了。”

李二陛下嗯了一声,也不叫殿外的宫人收走桌上的残粥剩菜,而是冲郭业说道:“今日,这甘露殿内除了朕与你,再无外人。皇后也让朕打发到太上皇那边陪他老人说话去了。在这儿甘露殿,你有什么话都可以大胆地说出来,听懂朕的意思了吗?”

郭业重重颔首,应道:“臣明白了!”

连长孙皇后都被李二陛下支走了,郭业更有理由相信,李世民要打压关陇世族的心思昭然若揭,越发地板上钉钉了。

这一局,哥们又赌对了!

李二陛下说道:“好了,长话短说,想必你在见朕之前已经见过虞世南这老狐狸了。郭业,你再跟朕说说,只要朕在朝堂之上扶植出士林清流系,你有几成把握能够制衡长孙无忌等天策府旧臣,使其不能一党独大专霸朝堂。你又要多长时间,来帮助朕消减关陇世族对大唐帝国的影响。甚至让关陇世族彻底淡出朕的大唐江山?”

郭业信心百倍地说道:“就目前而言,只要皇上对士林清流系在政策上多做倾斜,好让士林清流系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取武德旧臣而代之,那么朝堂三足鼎立之势必成!”

李二陛下微微点头,伸手请道:“继续说,说下去。”

郭业念了一声好,继续道:“至于关陇世族,无论是在地方州府,还是在朝堂之上,已经是根深蒂固,影响太大太强。他们纵横了几百年,早已是枝叶繁茂,想要一下子消除,那是不可能的。而且对于他们,不仅不能快刀斩乱麻,相反还要循行渐近,欲速则不达。”

李二陛下眉头紧锁着,右手搭在桌上轻轻叩着,发出嗒嗒地声响。

霎时,他眼中放出炽热的神采,透着浓浓的渴望,问道:“依你之见,需要多久?到底需要多久,这大唐的江山才算是真正属于我们李家的天下?我们李家才不需要被关陇世族的力量所掣肘?你要知道,无论是朕,还是朕的父皇,这皇帝当得委实有些束手束脚,很是不痛快啊。”

郭业心里暗笑,这不是废话吗?哪个当皇帝的想被人牵着绳子拎着玩?这当一国之君就跟当一个大家族的族长一样,都想着一言即可判人生与死。如果一个族长想要下个令,还被七大姑八大姨约束着,憋不憋屈啊?

他能理解李二陛下的这种迫切。

不过他还是轻声说出了实际情况:“皇上,如果一切顺利的话,短则十年,长则二十年,甚至三十年。”

“什么?要这么长?”

李二陛下霍然而起,连连摇头说道:“长,太长了,不仅太上皇他老人家看不到,就怕朕也等不到啊。”

郭业硬着头皮说道:“陛下,现实就摆在面前,关陇世族的力量并非一朝一夕行成的。如今这情况,只能温水煮青蛙,一步一步来了。”

李二陛下又是纳闷问道:“温水煮青蛙?这倒是新词儿,朕未曾听过,何解?”

没辙儿,郭业只得又将“温水煮青蛙”后世这个试验的原理和这个故事的寓意徐徐道了出来,听得李二陛下点头称懂。

紧接着郭业又补充道:“而且,要对付关陇世族无处不在的力量,陛下就应该培植真正的寒门学子,将他们填充甚到地方,慢慢取而代之关陇世族所培植的力量。甚至将其中佼佼者提拔到朝堂中枢,委以重任。陛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想培养寒门学子成才并为您所用,又岂是一朝一夕所能成功的?就比如现今在中书省任职的中书舍人马周,陛下应该有所了解,这样寒门出身的人才就应该多多栽培才是。”

这个节骨眼儿上,郭业顺势推了马元举一把,反正按照历史轨迹,马周发达的日子也不远了。

至少在李二陛下重用他之前,也让李二陛下知道知道咱的慧眼识人也不亏。

“你说也有道理,至于马周,的确是个人才,你倒是与朕想到一块儿了。不过马周,朕自有安排!”

说到这儿,李二陛下差不多也能接受了郭业的温水煮青蛙理论。

最后,他问道:“郭业,你应该很想知道朕为何在太上皇下了罪己诏之后,裴寂等武德旧臣退出朝堂之后,在召见完虞世南、褚遂良、陈康等人之后,为何迟迟不肯将清流系一事提上日程,为何不肯让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