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39节(2 / 3)

加入书签

抬手门外,冲着长孙无忌冷冷说道:“无忌,朕看你最近操劳国事,的确是有些累了。累得你都胡言乱语,不知道自己为人臣子的身份了。你退下吧!”

这时,长孙无忌咆哮过后心里也有了悔意,暗骂自己的冲动和口不择言,赶忙解释道:“皇上,臣不是这个意思,臣是希望皇上能够谨慎……”

“出去!”

李二陛下不待他解释完,再次厉喝一声。

厉喝罢,他好像在顾忌着什么,声音又有些转柔说道:“你去甘露殿看看皇后吧,你们兄妹应该好久没有见面了吧?前些日子,皇后的气疾又犯了,你这个当兄长该多多问候和关心才是。去吧!”

长孙无忌见着李二陛下的态度转淡,心里更是发慌,根本没有离开的意思,继续解释道:“皇上,您听臣解释,正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臣绝对没有忤逆皇上之心,臣只是……”

“下去吧!”

李二陛下挥挥手,微微闭气了眼睛摇摇头,表示现在不愿再看到长孙无忌再在自己眼前晃荡。

房玄龄见状,知道不能再任由长孙无忌这么放肆下去了,赶忙上前一把拽住他的胳膊,在他耳边低声道:“长孙大人,您今天是怎么了?莫要再冲撞皇上了,今天咱们输得已经够多的了!”

说着,房玄龄冲李二陛下禀报道:“皇上,臣与长孙大人一道儿,前往甘露殿看望一下皇后娘娘!”

“去吧!”

李二陛下还是未睁眼,继续挥了挥手,轻叹一声。

房玄龄使足了吃奶的力气,才将不情不愿的长孙无忌拽出了望北阁。

经长孙无忌这么一闹,李二陛下的心情也低迷了不少,顺带着整个望北阁内诸人都有些不寒而栗起来。

清冷了一小会儿,李二陛下才缓缓睁开眼睛,冲诸人说道:“今日就先谈到这儿吧。既然是朕定下来的事情,就不会再做更改。朕,才是大唐的皇帝,才是江山社稷的当家人。三日后,朕会重启早朝,宣布诸位的任命。至于郭业的益州侯爵位,相关事宜就交由宗正寺来处置了,道宗,清楚否?”

最后一句话是冲着江夏王李道宗而讲。

李道宗拱手领命,应道:“皇上放心,臣定会办得妥当,管好宗正寺的一亩三分地,不会让皇上操心。”

李二陛下点点头,勉强一笑道:“道宗的能力和忠心,朕清楚得很。好了,今日商议之事就此结束,朕有些乏了,诸位爱卿暂且退下,先行出宫吧。”

“臣等告退!”

众人纷纷拱手作揖,逐一退出了望北阁。

郭业是最后一个退出望北阁的,当他举步跨出时,突然听到李二陛下一声召唤:“郭业,三日后你便替大唐出使吐谷浑吧。到了那边,吊唁伏允老可汗为次,拜会面见吐谷浑新可汗为主,将朕的问候一并转达给这位新可汗。至于出使相关事宜,包括需要的支持,你都可以去找礼部尚书李纲老大人,朕会交代他全力配合于你。”

“臣遵旨!”

“还有,戒骄戒躁,不要丢了朝廷的脸面,也莫要让朕失望!”

“陛下尊尊教诲,臣铭记于心!”

“好了,下去吧!”

郭业唔了一声,再三告辞,终于走出了望北阁。

走出望北阁的刹那,他突然想着问下李二陛下,既然都封了益州侯,那自己这个益州开国侯的食邑是多少呢?还有朝廷会赏赐益州侯府邸一座呢?

这些可都益州侯的爵位福利,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

不过最后他还是没敢去问,因为如今的李二陛下正在气头上,自己再去问这种事情就有些不合时宜了,肯定会触了眉头。

到时候若被李二陛下打上一个贪心不足蛇吞象或者仗宠邀功的标签,那可就划不来了。

以他今时今日的身家,还差益州侯的专属府邸和食邑吗?

被李二陛下耽搁了一会儿,等他离开望北阁再出两仪殿后,发现孔颖达和虞世南这两个老家伙已经走得远远的,早已不见了踪影。

然而江夏王李道宗却是慢性慢走地就在自己前头不远。

看着一身蟒袍的李道宗缓缓而行,他盯着对方的背影琢磨着,要不要上去跟李道宗道一声谢呢?

若不是李道宗关键时候帮了自己一把,这次可能真是前功尽弃,竹篮打水一场空。

不仅白忙活一场,鸡毛也捞不到一根,而且还要被长孙无忌奚落嘲笑,这种事情不用质疑,肯定是铁板钉钉的。

可是一想到自己之前与李道宗之间的矛盾,他又有些认怂了。

可他始终搞不懂李道宗为何要帮衬自己,这个疑团不解开,别说睡觉了,恐怕这次出使吐谷浑离开长安,他心里都不踏实,心里肯定有所羁绊。

去吧!

冤冤相报何时了?

郭业把心一横,想道,纵是有过梁子抹不开面儿,好歹这次也承了人家天大的人情,追上去说上一声谢也是应该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