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65节(2 / 3)

加入书签

不能跌了跤。”

长孙皇后自觉地起身,低声道了句臣妾告退,便要转身离去。

反倒是杨妃有些恨恨地看了郭业一眼后,才带着些许愠怒离去。

郭业见着皇后与杨妃都走了,这才放心大胆地说道:“皇上,您还记得当如扶植士林清流系之时,那番豪言壮语不?”

李二陛下不明所以,目露疑惑。

郭业解释道:“关陇世族的势力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八大世家,分别是崔、卢、钱、郑、王、张、赵、周这八家。这八大世家的触手几乎遍布我大唐十道数百州。其中张氏所盘踞在地便在扬州。微臣在想,如果李唐要想摆脱关陇世族的掣肘,就必须找到根子。在朝堂上和长孙大人他们掰手腕争高下,说到底还是治标不治本,必须从根子上解决。其一,当然是对寒门子弟的大肆培养,将来好能够取为陛下所用;这第二嘛,就是要逐一削弱八大世家的力量。”

“朕明白了!”

李二陛下恍然大悟,问道:“你要让朕派你主政扬州,就是冲着扬州张氏去的。没想到你们这么快就要开始付诸于行动了,这倒是出乎真的预料。”

李世民这下算是彻底明白郭业为何要放弃御史大夫之位了,一开始他以为是郭业洞穿了自己的心思,实则不然,原来他是奔着扬州张氏而去,准备从根子上来逐步削弱关陇八大世家的力量。

看来还真是自己这个皇帝有些小人之心了。

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李世民身为大唐皇帝,他对关陇世族是又想着借重维稳,又想着削弱打压,可谓是又恨又爱。

而对于士林清流和天下寒门的势力呢?他打从一开始就没信任过,无非也是想将他们磨成自己手中的利刃,以备着对付关陇世族,甚至将来相互牵制。

说到底,除了他自己,除了大唐李氏皇族,他谁也信不着。

即便是皇族中,能够真正得他信任的,也是寥寥无几。

这就是注定帝王一生孤独的多疑和猜忌。

不过现在听郭业这般说来,也是时候可以适当地对关陇世族八大世家动动手了。趁着郭业这次机会,倒也可以试试关陇世族力量的深浅,即便郭业在扬州闹出大动静了,也不过是区区一个张氏,还乱不出什么祸事来。

真被郭业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大不了到时候……

很快,他便下定决心点头应允道:“好,朕就让你去扬州,朕明日便会下旨赐你进士出身,好让你名副其实地赴任扬州刺史之职。不过朕倒是很想知道,你在吐谷浑立下如此大功,最后却只得了个四品的扬州刺史,不觉得屈得慌?”

又被虞世南猜中了,李二陛下这是觉得对郭业有些过意不去了。

郭业自然也心里明镜儿,立马打蛇随棍上地讨要道:“皇上,如果臣孤身一人下扬州,在人生地不熟的扬州岂能有所建树?所以,臣想跟皇上讨上一份封赏,让臣自行决定扬州折冲都尉的人选。嘿嘿,您也知道,扬州这地界儿虽说繁花似锦,但是张家这种地头蛇肯定也是容不下我这头过江龙,到时候如果折冲都尉府的府兵无法调动的话,臣死都不知道怎么死。”

言下之意,郭业这是想将扬州的军政两权都掌握手中。

李二陛下微微沉吟了下,也没拒绝,正好可以弥补对郭业吐谷浑大功的亏欠,说道:“好,这事儿朕答应你便是。”

郭业闻言一喜,道:“谢过陛下!”

李二陛下唔了一声,又是自言自语道:“前些日子吐蕃那边传来消息,说是松赞干布这厮进来沉迷女色,而且吐蕃国与其他藩国摩擦不断,看来你此次出任扬州刺史,谅他们也无暇分神理会了。这样,你看下时间什么时候赴任扬州为好?”

“等等,皇上,臣还有所请求!”

郭业突然又打岔喊道:“皇上,臣还想求您一件事情!”

李二陛下一怔,不由奇道:“这扬州的军政两权都交于你手中了,你还想要什么?”

郭业讪讪一笑,道:“皇上,这民间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天下盐税出扬州。虽然有所偏颇,但是我大唐盐税中,至少有一半都是来自扬州。臣如果没记错的话,扬州盐运使一职好像直接听命于户部,并不受扬州刺史的节制。所以臣想,既然皇上把扬州的军政两权都放心交到臣手中,不如将这盐运使一职也让臣来指定,如何?军、政、财三权都在臣手中,臣一定在扬州做得有声有色,绝不给皇上丢人。”

“什么???”

李二陛下顿时大惊,心生提防不满叫道:“你连盐税都想染指?郭业,你要做什么?”

郭业道:“皇上明鉴,臣可是没有半点不轨之心。只不过如果能将盐税之权也尽握手中,至少得心应手,不会被人拖了后腿。”

“咳咳……”

虞世南咳嗽了两下,轻声提醒道:“皇上,据老臣所知,扬州的盐税一直都藏着猫腻。听说扬州一年的盐税至少都是六百万两,可是一到年尾押运到了长安户部却仅剩下一百万两。只不过这事儿一直都捂得严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