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77节(2 / 4)

加入书签

使了使眼色,然后走至赵有信的跟前,声调低沉地缓缓说道:“赵老家主,令郎在虔州城遇难,在下也深感痛心。不过人死不能复生,还望节哀才是。”

于元会意之后,也跟上了独孤玉的脚步,附和道:“是啊,赵老家主,只要攻破了虔州城,夺回那批金砖,咱们就能大肆招兵买马,与长安李氏朝廷对峙,是不?到时候别说一个小小的平阳郡公郭业,就连当今皇帝李世民,咱也给拉来当着你的面喀嚓砍下他的脑袋,供你泄愤报仇雪恨。如果还不解恨,你大可以诛他李世民的九族嘛,统统杀死烧死,一个不留,呃……”

说到这儿于元猛地停顿了一下,因为他发现自己说错了话,顿觉不对劲,因为要论九族的话,这独孤家貌似也在李氏的九族之内,当即冲独孤玉讪笑一下,连忙改口道:“别诛九族了,我看诛他三族就可了。”

独孤玉脸上不以为意,心里却是暗暗骂了一声于元,纯属傻屌。

不过摆出一副同仇敌忾的模样,说道:“赵老家主的丧子之痛,我等亦能理解,关陇世族,同气连枝。赵家的仇便是我们几家共同的血海深仇,焉能不报?”

沉浸在丧子之痛中的赵有信突然一听到“同气连枝”四个字时,仿佛找到宣泄怒火的闸口一般,再次吼道:“狗屁关陇世族同气连枝,洛阳长孙氏如今已经成昨日黄花,清河崔氏早已与李氏皇族达成协议,明哲保身,退出官场。至于扬州张氏,更是家破人亡不复存在。八大世家如今仅剩五家,而辽东的李氏自打跟了李唐国姓之后便不再与我们来往,至于远在泉州一带的元氏,更是态度暧昧,迟迟不肯表态。据老夫所知,元氏现在正在泉州的沿海一带大肆购买船只,而且大举变卖田地和铺子变现,准备转移资产逃亡海外,不愿受我等牵连。呵呵,所谓的关陇世族早已名存实亡,此次南方举事也就我们三家而已。独孤贤侄,老夫虽是迟暮之人老眼昏花,可是这心里还是亮如明镜。”

“仅剩三家又如何?”

独孤玉未说话,却被于元抢了先,嚷嚷道:“就剩咱们三家,不也在后面策划了白莲教在南方举事吗?就咱们三家,不也拿下了广南路和岭南路数十个州府吗?你瞧瞧,南方这些州府的城头之上,哪里不被咱们的白莲护法大军占着?嘿嘿,要知道就咱们三家,手里还掌控着足足八十万的白莲护法军哩。只要咱们咱们夺回虔州城中的那笔金砖,就足以将这支八十万的白莲护法军打造成一支与李唐朝廷相对抗的兵力。只要咱们手中有八十万强兵,到时候就算攻不进长安去,那最差也能和李唐朝廷划江而治,形成南北对峙之局势。届时,瓜分利益之时仅有这么三家,切,老子还巴不得那两家软蛋不参与才好呢。如今南方已经被咱们掌控,哼,少一家参与此事来分杯羹,咱们三家便各自多分上一些。那不好吗?”

独孤玉这次没有鄙视于元,因为自从南方数十个州府被白莲教护法军攻占之后,独孤玉便抱了和于元同一个心思,那便是少一家进来分杯羹,那就各自都能多分上一些。

而且独孤玉还有更远的图谋,尤其是这次赵崇死在虔州城后,他心里那个图谋就更大了。

在他看来,赵有信后继无人,正是连老天爷也在垂青于他们独孤家。

至于于家,都是些有勇无谋之辈,不足为虑。即便是于家的老不死于敬德,还能再耗上几年啊?如果将来大势已定之后,于家这老不死一蹬腿,光靠着于家的这些晚辈,自己还不是能够轻松搞定?

随即,他嘴角微微扬起一抹窃喜,然后竭力让自己用一种悲恸的口吻轻轻说道:“是啊,于元世兄说得一点都没错。如今咱们三家足矣,何老其他两家来费神?赵老家主你且把心放在肚子里,赵崇兄弟的血海深仇,我独孤玉绝不会置若罔闻而不顾。我一定要让虔州城中的几万官军来给赵崇兄弟陪葬,而且还要亲自砍下郭业狗贼的脑袋,祭奠我赵崇兄弟。”

听着独孤玉这般说,赵有信这才稍稍平静了下来,不过整个人的神色阴鹜的吓人。

只见他阴沉沉地看着独孤玉,冷冷地问道:“那为何我们三股兵力已经合二为一了,你独孤玉却突然下令在虔州城十里外安营扎寨,不立刻马上向虔州城发起攻击?难道你觉得我们十万兵马,还攻不下一个小小虔州城的南门吗?独孤玉,你告诉老夫,你究竟在等什么?”

等待

“是啊,独孤兄弟,赵老家主这个问题其实也是我想问得。”

于元接过赵有信的话茬儿,百思不得其解地问道:“咱们如今三股兵马都已经到这儿了,整整十万人啊,独孤兄弟。就算他虔州城南门是铜墙铁皮铸成,咱也能攻下了吧?眼瞅着这天就要黑了,趁夜攻城不是最佳时机吗?咋到了这个节骨眼,就怂了哩?”

“呵呵,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啊!”

独孤玉手腕一动,轻轻将纸扇打开,甚是气定神闲地摇着纸扇说道:“咱们目前有十万护法军这不假,现在的确也临近天黑,按照常理天黑疏于防范正是攻城的最佳时机。可今天不同往日啊,估摸着虔州城那边的斥候探马早已不知来过几拨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