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25节(2 / 3)

加入书签

不错!各部都有不少的私兵。甚至,有些私兵比国家的军队还精锐,而且人数也不少。我们高句丽分为东南西北中五部,渊氏一族世袭东部大人一职,而我们高氏一族就自领中部。”

“那其他各部呢?”

“西部是乙支氏,南部是杨氏,北部是孙氏。不过这三部实力弱小,三部加在一起,也敌不过高氏一族。”

“渊氏呢?”

“这个……说实话现在渊氏和我们高氏不相上下!”

郭业听着高建武的解说,倒觉得这有些类似于满清的八旗制度。

随即,他又问道:“那你们高句丽准备和白济如何融合为一国?”

“百济国主认祖归宗,改姓高氏,成为我高句丽王族中人。百济成为我们高句丽的第六部,名为百济部。百济国主世袭罔替百济大人一职!”

郭业想了一下,道:“听起来,倒是有些道理。不过这样的话,百济固然损失不大,可是似乎也没什么好处啊?”

“怎么会没好处?渊盖苏文都能惦记国主的位置,扶余璋怎么就不行?说起来扶余璋也是高氏族人,继承国主更是名正言顺。只要两国合一,扶余璋有生之年,没准还能当上新的高句丽国主呢!不比死守着一个百济强?如今扶余璋不过三十多岁,我和渊盖苏文都五十多了。他等得起!只要我这一代国主死去,论资格,谁能比得上他扶余璋?”

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

郭业问道:“这么说两国合并之事就是板上钉钉了?”

“那倒不是,其实也没那么容易。这事只对扶余璋有些好处,对于百济的文武百官,好处就不大了。还平白无故的头顶上多了一个婆婆,所以国内的阻力不小。此次扶余璋来我高句丽,主要商讨的就是两国合一之事!”

郭业冷笑道:“恐怕两国合一之后,第一个要对付的就是我大唐吧?”

荣留郡王连连摆手道:“平阳郡公,您千万别误会。两国合一,其实要对付的既不是大唐,也不是新罗。而是……”

“哪个?”

“渊盖苏文!其实这个两国合一的计划就是孤王提出的。现如今高句丽内,渊氏一族势力庞大,我高氏一族都要压制不住了。只能请来外援,只要扶余璋能认祖归宗,我高氏必将声势大振,彻底压倒渊氏一族!”

郭业皱眉道:“难道你们就没想别的办法?比如扶持其他小族对抗渊氏?”

“当然有!想当初渊盖苏文的父亲渊太祚重病,父王还让乙支文德暂代东部大人。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渊盖苏文成年之后,父王就让渊盖苏文继承了东部大人一职,而且还对他宠信有加,言听计从。对渊氏一族也从打压改成了扶持,实在是让人费解!”

“这么说渊太祚死了?”

“那倒是没有。说来也奇怪,他都重病在床几十年了,怎么就是不死呢!”

不理高句丽国内乱七八糟的事,郭业又问道:“那神仙风流会又是怎么回事?”

“实不相瞒。平阳郡公您也知道,我和渊盖苏文水火不容,在朝堂之上争强斗胜。我提出了一个两国合一的计划,大受父王赞赏。渊盖苏文不甘心我的功劳盖过他。就提出了一个三国合一的计划。高句丽和百济同文同种,合并起来容易的多。要是再加上新罗,就太难了。新罗主要是三韩人,和我们高句丽人根本就不是一个民族。他的计划要是成功了,功劳可比本王大得多!”

“这个计划就是神仙风流会?”

“对,以神仙风流会为契机,一统风流道。实现三国贵族的统一,再徐徐图之,最终实现三国合一。”

郭业心说,尼玛的!不管你们的两国合一,还是三国合一,小哥都得给你们搅黄了!

继而,他说道:“那问题的关键就在于神仙风流会必然得是你们高句丽取胜。要是新罗取胜的话,这个三国合一的计划可就破产了。”

“所以说,我劝平阳郡公一定要帮助新罗取得神仙风流会的胜利,破坏渊盖苏文的计划!而我高建武,也会全力以赴帮助善花公主!”

“那你刚才还说要送善花公主一个大礼?这明明是你有求于人啊!”

“此事若成,两全其美,对我对善花公主都有好处!”

郭业道:“既然渊盖苏文提出了这个计划,必然就得有一定的把握。我就不明白了。渊盖苏文凭什么就觉得此次神仙风流会能稳操胜券?”

公主,您想歪了!

高建武道:“事情其实很简单,无论是什么比赛,平阳郡公以为,最重要的是什么?”

“参赛者的实力?”

“当然不是!最重要的就是裁判!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呃……”

郭业无语了,敢情儿这黑哨黑裁判的先例是从高丽棒子这儿流传过来的。

高建武接着说道:“裁判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我国和百济联手,无论怎么分配裁判,以二对一,我们这边必然能占据优势!比赛的真正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