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48节(2 / 3)

加入书签

女王还没有成亲,朕就对他一点赏赐都没有,这也说不过去吧?”

“当然!为人君者,最重要的就是赏罚分明。微臣认为,不管秦国公有没有和善德女王成亲,他基本完成了陛下交待的任务,却是肯定的。所以呢,尽管封秦国公的事情可以缓议。但是,秦国公为了咱们大唐立下如此大功,陛下理应亲自郊迎!不仅如此,陛下还应该带着文武百官一起郊迎。”

张亮最后这句话一说,韦挺就明白了,这是要把琵琶女的案子,当着文武百官说出来!想象一下,在郊迎大典之上,郭业意气风发,正在和李二陛下上演一场君臣相得的好戏。

正在这时,张亮说,陛下,您眼前这个最心爱的臣子,已经给您戴上了无数顶的绿帽子啦!你们这是什么贤君名臣呀,简直就是同穴连襟呀!

李二陛下的郊迎大典,顿时成了一个笑话!不……不仅仅是一个笑话……简直是一个巨大的丑闻!李二陛下将以绿帽君王的称号流传千古。不……不仅仅是绿帽君王……而是被带了绿帽,还给奸夫奖励的君王,或者称为……变态君王?

李二陛下出了这么大的丑,能不把郭业恨之入骨?就算他心里边明白郭业是被人陷害了又能如何?众目睽睽,青史斑斑,具体该如何应对,又岂能完全以李二陛下的意志为转移?

到时候,郭业倒台,齐王登基,那我韦挺岂不真的成了国丈?

想到这里,韦挺跪倒在地,道:“勋国公此言有理,微臣附议!”

李二陛下又问其他人,道:“众位爱卿,你们又怎么看?”

还能怎么看?

郭业的仇人张亮都同意了,李佑的老丈人韦挺也同意了,咱们又何必强出头?再说了,和郭业受封秦王一事相比,天子郊迎也就不算个事儿了!现在,又何必多生枝节?

一群人呼啦啦跪倒,道:“臣等附议!”

唯独尉迟恭站在那里,道:“陛下,俺有话说!”

加码长安令

“尉迟爱卿,你想说什么?”

李二陛下随着身体的日渐衰弱,反应也大不如前,没有发觉现场的诡异气氛。但是尉迟恭早就感觉到不对劲了,道:“陛下,天子率百官亲迎,这个排场是不是太大了一点?微臣恐怕秦国公承受不起。”

“受得起,完全受得起。这么多大唐高官都认为秦国公应受此礼,你尉迟恭一个粗人,有什么理由说三道四的?莫非是嫉妒秦国公的功业超过你了?”

尉迟恭听了这话,可逮着理了,道:“陛下,俺尉迟恭的确是个粗人。但是,您别忘了,秦国公也没读过几天书。将心比心,俺并不认为秦国公喜欢您的安排。”

“啊?这是为何?”

“因为俺们这种没读过书的,就是喜欢实惠点的东西,不喜欢那些虚头巴脑的。比如说,当时秦国公听说了俺的食邑是三千户,那个气呀,眼珠子都红了……”

“现在秦国公的食邑也不比你少,你说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是为秦国公讨封赏?”

尉迟恭挠了挠脑袋,道:“差不多就是那个意思。微臣觉得,天子郊迎,荣宠无边,风头一时无两。听起来挺好,但是他不实惠啊!郊迎过后,秦国公啥都落着……再仔细一打听,哎呦……这完全是拿秦王的爵位换的,那得多闹心啊!要是俺是秦国公,恐怕不仅仅不感激陛下,而且,而且……”

“而且怎么着?”

“就是……就是心里面……稍微……埋怨那么一下……”

要是别人,这话打死也不敢说出来。说出来,就是对君王心怀怨望!李二陛下一较真,就是个死罪。退一步说,即便李二陛下宽宏大量,不较这个真,那不还有政敌吗?他们怎么能放过这么好的一个机会?总而言之,此话一出口,那就是一只脚踏入了鬼门关。

但是尉迟恭不同,大老黑混不吝,说话不靠谱,对李二陛下赤胆忠心,这些名声早已轰传天下。就算他说了什么过头的话,别人也只能一笑置之。没有人会怀疑他对李二陛下的忠诚。

李二陛下道:“尉迟爱卿,你听朕慢慢说。天子郊迎之礼,可不算是秦国公拿秦王的爵位换的。秦王的爵位不是不给,只是等秦国公和善德女王大婚的时候才给。到时候双喜临门,岂不是更好?”

“陛下,您别以为俺尉迟敬德不读书,就啥也不懂。秦国公是咱们大唐的礼部尚书,有公事的时候去新罗,那是天经地义。要是没有什么公事,他凭啥去新罗?这次回来,再去新罗,怎么也要三年五载的吧,说句不好听的,万一天不假年,我那兄弟有个什么三长两短的,这秦王的爵位不就没戏了吗?所以说,这是他拿秦王的爵位,换了郊迎之礼。”

“笑话,咱们这么多人,就属他最年轻,怎么可能再过年就……就不在人世了?”

“俺也不是咒秦国公,汉朝霍去病多大的功业,二十四岁就撒手人寰,三国的周瑜也不过是活了三十五岁……这种事情怎么能说得准?总而言之,俺就觉得,这次是郭业吃亏了。”

李二陛下颇为玩味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