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89节(2 / 3)

加入书签

李二陛下抽出宝剑来,冲着郭业分心便刺。郭业连忙躲闪,道:“陛下,您且慢动手!您听我把话说完呀!”

“说什么?你还嫌气朕气的不够吗?”

“微臣这确确实实是做梦呀!而且,这些话,说得可不是您!”

“不是我那也不成!嗯……嗯?你说什么?不是我?那怎么可能?”

郭业苦笑道:“这些话和那个人的名字没在一页上,微臣往前一翻,正好找到了那个人的名字!”

李二陛下冷笑道:“编!你接着编!朕倒要看看,你怎么圆回来。”

“那上面写着两个字——杨广!”

“杨广?隋炀帝?”

“正是他!”

李二陛下当时就有点傻眼,仔细一琢磨,还真对得上!

杨广确实是嫡次子,弑兄杀弟的事儿他也干过,只不过自己是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把建成和元吉给宰了。而杨广呢?却是矫诏杀了兄长杨勇,后来又杀了起兵反叛的弟弟杨谅。

至于说开科举和大肆征伐藩国的事情,杨广也全都干过。最后的结局,和郭业说得也一般无二。

这么说来,自己想要干的事情,杨广全都干了。而且下场,却是非常悲惨。自己再照着他的路走下去,岂不是……

见李二陛下沉吟不语,郭业心中暗喜。

事实上,对于如何劝谏李二陛下,郭业也的确花了一翻心思。

李二陛下人家都挑明了,要不计毁誉地推行大一统计划。自己要是正常劝谏,几乎没有成功的可能。

唯一的出路,就是剑走偏锋。他冥思苦想,终于想出了这么个办法。

以做梦为比喻,假托鬼神乃是劝谏的常见手段。至于说拿李二陛下比隋炀帝,却是学自后世网络上的钓鱼党。

把李二陛下和隋炀帝的相同点提出来,让李二陛下以为说的是自己。最后再揭开谜底,这个人是隋炀帝。

这样一来,李二陛下就会拿自己和隋炀帝做对比,进而对自己的计划产生怀疑!

郭业道:“陛下……陛下……您还想往下听吗?”

“往下听,嗯,当然要往下听。然后呢?”

“然后微臣往后翻,终于找到了您的名字。不过……那上面的描述,竟然和杨广一般无二,唯有最后的结果却还没有写上。想来是事情还没发生,故而生死簿上不显。”

“那生死簿上有没有写朕的寿数?”

郭业说李二陛下(1)

历史上,李二陛下到底活了多大年纪,郭业还真知道。不是因为他历史学得好,而是这个年龄太好记了。

不多不少,李二陛下的寿命乃是半百之数——五十岁。

与此同时,隋炀帝杨广的年龄也非常好记,他的寿命仅仅比他少一年——四十九岁。

不得不说,李二陛下和隋炀帝,虽然一个是千古明君,一个是千古昏君。但是事实上,这二位的相似之处非常多。

对于他的年龄,郭业当然不会实话实说,但是,完全说假话也是不行的。

现在说了假话,哪天李二陛下命不久矣,想起今日之事,一怒之下要拉着他陪葬怎么办?

郭业灵机一动,道:“微臣见上面写的是九十九岁又半年。”

这可是有着双重解释,可以解释称九十九岁半;还可以解释成九十九岁的一半。即便讲来李二陛下拿他问罪,他也有话可说。

他当然没看穿郭业那点小心思,他重复道:“九十九岁又半年?”

“正是。当时微臣还想让卓远帮陛下改寿数,怎奈他说陛下乃是天子,寿数多少,三界瞩目。即便今日改了,也会被阎罗发现,所以……还望陛下恕罪!”

“无妨!无妨!”李二陛下满脸堆笑,道:“九十九岁又半年,还差半年就是一百岁了。人生七十古来稀,有几个能活到一百岁的?朕知足了!”

他高兴得来回踱步,道:“人们常说皇帝是万岁,但是哪有活过万岁的皇帝。遍观史书,活过半百的皇帝都不多。哎呀,没想到上天真对朕不薄!”

他稍微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这可是九十九岁半,如此说来,朕还可以当整整五十年皇帝!有了这么长时间,那大一统计划……大一统计划……”

郭业知道这是自己刚才的劝谏起效果了,李二陛下对于大一统计划能否成功,产生了怀疑。

他接话道:“大一统计划,就不必操之过急。陛下要是用短短十几年时间,就把所有藩国都消灭了。那剩下的几十年无事可做,也未免太无聊了。”

李二陛下明白这是郭业在给自己台阶下,道:“你的意思是……朕现在没必要行事太急,把大臣们都得罪了?”

“正是,陛下您高瞻远瞩、智深入海,群臣拍马都赶不上。不过,既然还有五十年时间,陛下又何必操之过急,不如等等他们,也算陛下全了君臣之谊。”

“那魏征和孔颖达?”

“他们都是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