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71节(2 / 3)

加入书签

“弟子总共能拿出一百五十万贯钱来,再加上您这五十万,总共就是两百万贯钱。我想用这两百万贯,在长安盖一座大大的寺庙。”

“盖庙?”

“正是,弟子已经想好了,这座寺庙要用最好的工匠,最好的木料,然后再用珠玉、丹青、赭垩、金翠作为配饰。建成之后,重楼复殿,仿若西方极乐世界。总共要有院落十余座,房屋两千间……”

李治说得兴致勃勃,郭业却越听越恼火,沉声道:“别说了!”

怎奈太子爷说得正开心,根本就没听见他的话,继续道:“寺里还要有一座高塔,足足高二十丈,可称咱们大唐第一高塔。这塔能修这么高可不容易,必须得……”

郭业再也忍不住了,猛地一拍桌子,道:“别说了!不准你花两百万贯建什么劳什子寺庙。”

“为什么?”

“还有为什么。”郭业气急败坏地说道:“僧尼不事生产,与国家何益?你身为太子,不限制僧尼也就罢了,竟然还花这么多民脂民膏,建什么寺庙。老师我决不允许!”

“可是……”

“没什么可是的。你就是说出大天来,这个寺庙也不准你建!”

李治长这么大,哪受过这么严厉的训斥?顿时眼圈泛红,眼泪扑簌簌地往下掉。

他哽咽道:“可是,难道我为娘亲祈福也不行吗?兴建寺庙虽然对国家没益处,但是对娘亲有好处不就行了。”

“对娘亲有好处也不……”郭业一愣,道:“什么?你到底是什么意思?”

“我听说人死了,要去西天极乐世界。现在人们传说,娘亲快要死了。我建了这么大一个寺庙,功德无量。娘亲到了西天,佛祖一定会保佑她的。这也不行吗?”

“你的意思是……这座寺庙是为皇后娘娘所建?”

“是的。我从小锦衣玉食,也没孝顺过娘亲什么。眼见娘亲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差,自己却做不了什么,只能拿出全部的积蓄,为娘亲祈福。老师,可以吗?”

“可以!当然可以!”郭业听了孩子抽泣声中说出的真挚话语,也不由得眼圈发红,道:“建!当然要建!谁不让建,老师就跟谁急!治儿,你告诉老师,这座寺庙你准备叫什么名?”

“大慈恩寺!以此名纪念娘亲对治儿的生养恩情。”

“等等!”郭业把手一摆,道:“太子殿下,您不会不知道,咱们长安已经有一座大慈恩寺了吧?”

辽以释废

“弟子当然知道,这座寺庙占地也不小。而且还是从西方取经回来的玄奘法师驻地。”

“既然知道,你又为何还取这么一个名字?”

“弟子觉得这个名字好,当然就拿来用了,让原来那个寺庙改名不就行了。”

“这也行?”郭业一皱眉,道:“你以太子的身份,勒令那间寺庙改名,也不是不行。不过那样的话,难免以势压人之嫌。得罪了佛子,恐怕对给皇后祈福有碍。”

李治摇了摇头,道:“不会,绝对不会。弟子把大慈恩寺建得美轮美奂,总不能空着。当然要邀请佛子入驻。原来大慈恩寺的和尚们尽管搬过来。”

他微微一笑,继续道:“他们平白得一个寺庙,付出的代价,却只是把原来的寺庙改个名字,老师您说,他们有什么不乐意的?”

郭业恍然大悟,挠了挠脑袋,道:“还真是老师想错了。这种好买卖,那些和尚们听说了,简直要乐疯了,岂有不愿意的道理?治儿,你想得还真是周全。”

然后,他又吩咐孙子善取来了一叠的钱票,道:“这是一百万贯,你拿去用吧。不够了还来拿,不算你借的,算是老师孝敬皇后娘娘的。”

李治接过钱票,道:“不,这钱弟子一定要还。大慈恩寺乃是弟子为了母亲尽孝心所建,当然要用自己的钱。用您的钱,恐怕……”

“说得也是。”郭业闻言丝毫不以为忤,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那我也不客气了。这钱你拿走,什么时候手头宽裕了,再还回来。”

“多谢老师!”

……

……

把李治送走,郭业继续想如何对付契丹的问题。貌似无论中外,在工业革命以前,对付这种草原民族,就没什么好办法。

等等……不对,似乎还是有些成功的例子的。比如元朝控制西藏,清朝控制蒙古。

元朝是利用了喇嘛教,最终把西藏纳入了中国的版图之内。清朝控制蒙古,主要有两条政策,一个是减丁,另外一个也是推广喇嘛教。

所谓减丁政策,其实效果不怎么好,金朝也对蒙古实行了减丁,结果也没有阻止成吉思汗的崛起。

那么归根结底,靠的还是喇嘛教。

所谓喇嘛教者,藏传佛教是也。

想到这里,郭业不由得眼前一亮,没有喇嘛教,那用佛教代替行不行?

对了,历史学上好像就有这么一个观点,叫做辽以释废,金以儒亡。

自己的打算,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