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75节(2 / 3)

加入书签

抓了俘虏,带到平壤。

他眼珠一转,道:“老将军想陪朕入平壤城?这……不大妥当吧。您虽然是弃暗投明,归顺我大唐。但是转眼间就对旧主下手,岂不被世人耻笑?”

李绩瞧出了便宜,应和道:“我大唐天子胸怀宽广,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老将军不必急于表现自己的忠诚。”

李道宗也道:“当然了,老将军要是实在想表达自己的忠诚,我们也不能拦着。带陛下入平壤城大可不必,把这三十万大军卖给我们就行了!”

几个人一唱一和,故意曲解,直把老将姜以式气了个浑身发抖。

他深吸了一口气,道:“好,好,好!诸位辩才无碍,老夫认输。但不知你们手底下的功夫,是否也能如此?老夫的大营就在此地,陛下若想南归,光凭嘴皮上的功夫可不成!”

“不劳老将军费心,朕必会在一个月内,攻破您的大营!”

“若是您办不到呢?”

“那朕就会对天立誓,在我有生之年,唐军绝不踏入辽东半步!”

……

……

尽管被四面包围,但是小将薛仁贵马踏连营,救出江夏王。也算打了个胜仗,唐军的士气并不如何低落。

中军帐中,更是一片欢声笑语。

“末将薛礼参见吾皇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薛爱卿免礼,平身,赐座。”

“这……”薛仁贵人骄傲是不假,但他又不傻。现在大帐里面坐着的,那都是大唐的悍将。他一个小小的校尉,怎么敢跟这帮人平起平坐?

他说道:“陛下和诸位将军面前,哪有末将的座位?我还是站着吧。”

李道宗一皱眉,道:“让你坐下你就坐下,别那么婆婆妈妈的!莫非本王的救命恩人,还当不得一个座位?”

李绩道:“江夏王,这就是你的不是了。一个座位算什么?你没听明白,这是小伙子在要官呢,还不赶紧帮他在陛下面前美言几句。”

“说的也是!我这还真是有点老糊涂了。”

李道宗站起身来,跪倒在地,道:“启奏陛下,今有玄甲军校尉薛礼大破敌军,不仅仅是救了小王一命。还大涨了我军的威风,灭了高句丽的士气。小王不才,替他讨个封赏。”

薛礼知道自己今天露脸了,升官一事指日可待,但是没想到李道宗当着自己的面就提了出来。

他当时就老脸一红,道:“陛下,我刚才那话不是要官,江夏王误会了,实在是……”

李二陛下一摆手,道:“薛爱卿不必多言,治国者,首在得人。欲要得人,就必须赏罚分明。即便江夏王不提,朕也要重重的赏你。薛礼听封。”

薛仁贵跪倒在地,道:“末将在!”

“朕封你为游击将军,云泉府果毅都尉。并赐宝马两匹,绢四十匹,奴婢十名,钱万贯。”

“谢陛下!”

李绩小心翼翼地道:“陛下,您是不是还忘了一个封赏?”

“什么封赏?”

“爵位呀!原来您可答应了,只要能救出江夏王,就可以得万金,封万户侯。钱您给了,这万户侯……”

李二陛下也十分为难,原来以为出战的,怎么也得是一员大将,赏一个侯爵也没什么。没想到,立功的竟然是一个小小的校尉!

他说道:“薛爱卿原来是正七品上的致果校尉,朕把他提拔为从五品下的果毅都尉,已经是越级提拔了。这侯爵,可是相当于三品官……提拔太速,恐怕军心不服呀!”

李道宗道:“谁不服,谁就去姜以式的大营走一遭!要是能全身而退,也给他个万户侯!若是不敢出战,还在背后说嚼舌头,不用陛下发话,微臣就把他的脑袋拧下来。”

李绩道:“当此非常之时,必须行非常之事。士气可鼓不可泄,还望陛下三思。”

李二陛下眼珠一转,道:“两位爱卿说得好。朕要让全体士卒看看,不论出身,谁能立下殊功,朕就不吝殊赏!从正七品上到从三品,连跳十三级的薛仁贵就是榜样,薛礼再次听封!”

“末将在!”

“朕封你为绛州侯,食邑万户,食实邑……两百户!”

“谢主隆恩!”

李二陛下又道:“把薛爱卿连升十三级的消息,通告全体将士!并且每人赐肉半斤,酒二两,为薛将军贺!”

圣旨一下,顿时唐营之中一片欢腾,高呼万岁,士气大涨!小兵们没那么多心思,没人感觉薛礼升迁太速有什么不对的。

别人干得了的,咱干不了,那就得服气!不服高人有罪!

相反地,不少人看出了李二陛下有功必赏的决心。纷纷暗自琢磨,一定要奋勇杀敌,以薛仁贵为榜样,也博个高官厚禄,封妻荫子!

至于那些高级军官,当然心里不怎么痛快。

不错,立了奇功,应该封赏,我们都同意。但是也不能太离谱呀!你连升三级我们也不说什么,但问题是,你升了十三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