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44节(2 / 3)

加入书签

言之,李世民征东成功之日,就是高氏复国之时。”

郭业道:“那您的意思是,这个集贤馆下面的龙脉里,埋着高氏中人。渊氏的这些不顺,都是龙脉引起的。”

“当然。”

“不对吧……”郭业摇了摇头,道:“这里以前可是荣留郡王府,后来才被改成了集贤馆。那高氏再傻,也没有道理把阴宅和阳宅放在一起吧?至于说以后,往集贤馆里埋死人,也太没道理了。”

“秦贤士,这就是你有所不知了。埋葬高氏之人,是在高建武逃走之后,而集贤馆落成之前的事。”

“但不知这里面埋的人到底是谁?”

“高鑫德!”

听了这个名字,郭业不由得心头一震,脑海中浮现出了那个贪财无比,最后又舍身取义的白胖子形象。

想当初他大闹平壤城之后,曾经打探过高鑫德的消息。结果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直到今天,才算是得到了准确的消息。

尽管心里面掀起了滔天巨浪,表面上郭业却是不动声色。

他说道:“高鑫德是谁?”

“呃……也是高氏族人,曾经做过辽东城的城主。想当初,高建武逃出平壤城,就是此人断后。最后被我儿渊盖苏文抓住了。我儿好心劝降,他却伺机刺杀。”

“然后令郎就把高鑫德杀了,埋在此地?”

“这里原来有一个密道,能够通到城外。高建武就是通过密道逃走的。后来为了安全,我儿就把密道给填了。顺便把那高鑫德千刀万剐剁成碎块,也填到了里面。”

渊太祚顿了一下,继续道:“看来一切的一切,都是高鑫德在作祟。秦先生,您说现在咱们该怎么办?是不是把他的尸骨都取出来,再挫骨扬灰?”

郭业道:“那样的话可就不大好办了。谁知道里面有没有老鼠,把高鑫德的骨头叼得到处都是。再说了,都这么久了,他的魂魄已经与地气结合。即便是把尸骨都取出来了,恐怕也无济于事。”

“那您说怎么办?”

“那只能动个大工程了。先把密道掘开,再把所有的尸骨尽量找全。最后再由我这位师兄……”他一指秦英道:“由他做法,把高鑫德的魂魄与龙脉分开。”

渊太祚不疑有他,道:“就这么办了。”

姜玉阁却摇了摇头,道:“不可呀。现在正是非常时期,把密道掘开,万一整好被郭业的大军利用,恐怕后果不堪设想!”

十分顺利

所谓疑心生暗鬼,渊太祚何等的英雄,最后还是被郭业给忽悠瘸了。

从根本上讲,真正忽悠他的,并不是郭业,而是他自己。

没办法,他受的刺激太大了。

苦心孤诣几十年,最后终于让渊氏登顶,执掌高句丽。结果高兴没多久,就形势急转直下。

先是汉城独立,渊盖苏文发兵征讨却大败亏输。损兵折将不说,还被郭业敲去了巨额的钱财。

想翻本吧,和百济联合,强攻新罗。马上就要大功告成之际,又是郭业忽然杀出,结果历史重现又是损兵折将。

光是打败仗也没什么,关键是后来的骨肉相残。

渊男建这个死太监,先是弑父,紧接着又弑兄杀弟。要不是自己拦着,就连渊净土也不想放过。

到了最后,不得已,自己捏着鼻子,承认了他的国主之位。

渊男建登上国主之位没多久,又有大唐天子东征。这次虽然算是打赢了,但也不过是一场惨胜。不说大军出动的费用,单说没人种粮食,就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这样的胜利多来几次,高句丽就真要亡国了。高句丽一灭,那渊氏还能继续存在吗?

渊太祚多少次午夜梦回,都在想到底是因为什么,如此短的时间内,渊氏就落到了如此田地?

是秦国公郭业太过厉害?是自己的儿子太过大意?还是渊男建太过狠毒?甚至说……是天意如此?

可能太多了,每个可能都象是对的,似乎又不完全对。

现在,听了郭业的一席话,他可算是逮着理了,或者说他找到了他愿意相信的道理。

不是大唐秦国公太厉害不可战胜。即便有郭业在,这次不也把唐人打败了吗?

也不是子孙不肖。想当初渊男建也是个好孩子。

更不是天意如此。如果天意不钟渊氏,那为何让自己的几十年谋划成功?

一切的罪魁祸首都是可恶的风水,是高鑫德埋错了地方了!

只要把这个问题解决了,一切都会变好的。

信诚和尚会把回春丹练好。自己的孙儿吃了之后会重新变城男人,给渊氏传承香火。大唐失败了一次,以后就不会再打高高句丽的主意。渊氏的江山可以万万年。

对,事实就是这样,的确是这样,也必须是这样。

这一刻,渊太祚变成了寻龙术的忠实捍卫者,谁要是在他面前质疑寻龙术,那跟指着他的鼻子大骂没啥两样。

姜玉阁虽然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