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35节(2 / 3)

加入书签

人绝不可信,此事咱们还得从长计议。要想办法只吃鱼饵不上钩。”

杨盛道:“这就需要杨盟主告诉我们这场协议的细节了,除了那个国舅爷阴宏智以外,直接负责此事的人是谁?换言之四川官场之中,又是谁受了齐王的指使做了内应?”

“这……”

“嗯?”郭业脸一沉,道:“卢大帅,歃血为盟可不是说着好玩的。咱们现在可是在一条船上,您要是再藏着掖着,可就太不够意思了。”

“好吧……我说!”卢天佑一咬牙道:“是老将梁建方。此人驻剑南道多年,军中门生故吏甚多。他投靠了齐王,秦王的一举一动,就都在咱们的掌握之中了。”

郭业先是脸色微微一变,旋即猛地一拍几案,道:“我说什么来着?果然有诈!”

“啊?郭盟主何出此言?”

“梁建方可不是一般人,其人不但矫勇异常,而且对大唐忠心耿耿。他可能帮助齐王杀死秦王,但绝对不会帮助咱们打败唐军。前者只是朝廷的内部倾轧,后者却关系到了他的一声清誉。”

卢天佑此时已经基本被郭业说服了。

说白了之前他不过是利令智昏而已。总想着自己算计齐王一把,全有剑南道之地。

却没想到李佑再不堪,他以齐王之尊,手底下总是聚拢了一拨人才的,岂是区区一个偏僻州府的土财主所能算计得了的?到了最后肯定会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

现在被郭业把其中的道理掰开了碾碎了这么一说,卢天佑的神志顿时恢复了清明。

他站起身来,躬身一礼,道:“多谢盟主!要不是您明察秋毫,天佑险些酿成大错!”

“呃……卢元帅也不可太过自责。”

郭业眼珠一转道:“要面对秦王的大军,正面相抗无异于以卵击石。要想胜利,不行险,不用智计怎么行?卢大帅您原来的谋划也不算错。只是有些欠缺周密了。”

“那您的意思是……”

“咱们要想办法,将计就计,把梁建方和秦王一起坑了。彻底葬送剑南道的大军。”

卢天佑道:“然则计将安出?这二位都是人中之杰,要想让他们上当可不容易。先前我就是小瞧了齐王,险些酿成大错。您可别太过大意,重蹈了我的覆辙。”

“当然不会。”郭业道:“其实这事也没你想的那么难。再聪明的人也会办傻事,利令智昏而已。只要抓住了他们的弱点,就不愁他们不上钩。咱们来分析一下,秦王此次领兵的目的是什么呢?”

“当然是消灭僚汉义军。”

郭业摇了摇头,道:“不对。光是打败咱们,根本用不着郭业,说句你们不爱听的,哪怕是梁建方出马,收拾咱们也毫无难度。”

“那您觉得秦王的目的是……”

“秦王不仅要消灭咱们,还要尽量一战而平,减少军费的消耗。另外,他恐怕还打着僚人改土归流的主意。”

杨盛沉声道:“这其中难道有什么可以利用之处?”

“当然有了!”郭业眉毛一挑,道:“咱们主动投降不就行了!”

制定消灭计划(2)

“啥?投降?”尽管大家都是有城府的人,郭业这句话还是把二人惊了个目瞪口呆。

卢天佑怒道:“郭小宝,你这话是什么意思?莫非是被那秦王郭业吓破胆了吗?”

杨盛也眉头紧蹙,沉声道:“盟主,你这句话是认真的?你究竟是什么人,混入义军内部又是打得什么主意?这个问题你要解释不清楚,今天就别想走出这个门了。”

郭业赶紧解释道:“不是真投降,而是假投降。秦王想着用最小的伤亡平定叛乱,想着僚人改土归流。那就是对咱们有所求,我等若是提出投降,他必定应允。”

“然后呢?”

“然后咱们就可以提要求了,比如为了表示诚意,要求他带少量的随从前来受降。只要进了咱们的大营,还不是要他圆他就圆要他扁他就扁?”

“那他能同意吗?”

“怎么不会同意?”郭业道:“这种大人物太过自信,最喜欢兵行险招了。比如汉光武帝刘秀,敢宿卧在新降的叛军之中,尽收其心。这才有了推心置腹的典故。”

“可郭业是郭业,刘秀是刘秀,那能一样吗?”

“怎么不一样?秦王这个人我太了解了,他多次出使三韩之地,哪次不是险之又险?甚至有了两百破五千大闹平壤城之举。出使吐蕃,又火烧了布达拉宫。桩桩件件,哪件比这件的危险小?”

他顿了一下,又继续道:“有道是富贵险中求。郭业从一个小小的赘婿到今天的位极人臣,要是不敢冒险那怎么可能?说不定敢于冒险就是他的成功之道。”

杨盛一拍几案,道:“这个计策好!常言说得好,善泳者溺。秦王行险惯了,咱们要叫他成也行败也行险!”

卢天佑却迟疑道:“不妥吧……先不说这个计策能不能成功。即便真的成功了,把郭业也杀了。那不是只是让齐王得意?咱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