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太后 第95节(2 / 3)

加入书签

实在觉得郑钧之甘冒奇险,应该是大功一件才是,怎么耿将军明明看得出这一点,还不让他出城呢?

这些话他盘旋在心中,都压回到肚子里没有当面问,怕自己问出什么密辛,有些事他不知道还好,一旦知道,反而就牵连性命成了麻烦。

温侍郎与嘱咐他几句,虽然依依不舍,但也无法再请奏让皇帝收回成命,便派人送他到殿帅冯劲府上去请人。

郑玉衡在马车上换了衣裳,一身干脆利落的云锦青织金妆花公服,袖口衣摆尽是紫微云纹,中为麒麟回首的团图,四指宽的凤鸾嵌玉腰带掐住腰身束起,再佩冠、接过紫微卫的佩剑。

他实在不善用剑,就像是孟诚所言,这佩剑交给他不过是个装饰罢了。只是有一样还好,这官制的宝剑交给其他文人,或许会觉得沉重,但交到郑玉衡手上掂了掂,并不觉得有什么重量,让随行的几个紫微卫颇为吃惊。

他换好了公服,等马车停到冯劲冯殿帅的府上,才执着皇帝所写的帖子亲自去请他。

冯殿帅已经有了岁数,身体虽然还好,但早年腿脚受了伤,跪出了病来,所以一直不太走动,是一个备受尊敬的清闲人,新帝并不怎么太使用他,如今还是第一遭。

冯劲昨夜便接了宫中的吩咐,知道皇帝真正的心腹要来,不得不先借他的身份前往礼部,才能表明身份,不受六科中愚昧固执之人的欺压,所以早早起身,一身更为华丽的大红贮丝罗纱织金公服,团图为一条紫色盘旋巨蟒,是一件货真价实的、二品以上的蟒袍。

郑玉衡进入门中,迎面便见精神抖擞的冯殿帅冯老爷子,他上前数步,以礼拜会,拱手垂头,道:“卑职郑钧之,拜见殿前司都指挥使冯殿帅。”

冯老爷子上前连忙虚扶了一把,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也不讲什么客套话,直接说道:“郑钧之?正是了,年纪轻轻,就有如此前程和作为,想必陛下只是暂时拨你过来镀金的,回头就要回中书门下做正经的少年相公了。”

“相公”是对朝中众参知政事、众位宰辅们的美称。

“不敢。”郑玉衡立刻道,“卑职鄙陋,承蒙陛下所用,唯有效死而已。”

冯老爷子笑着摇头,然后上了早已备好的马车。冯劲的车马在前,郑玉衡的在后,不多时,便如约到了礼部衙门。

请动了冯劲,那么就不需要郑玉衡踏足进去挨个阐明身份了,光是老爷子的车马离这儿还有一条半街呢,里面的很多年轻官员便已起身等候,以示敬重。

衙门之外大约有十几人,年龄估摸在四十以下、不足三品者,皆在外等候。为首的则是礼部侍郎周恒。

冯劲从马车上被扶着下来,周恒便上前迎接,执晚辈礼道:“殿帅多年养生,今日竟也因为我们这事儿挪动起来,晚生愧疚,不曾远迎。”

冯劲发须已白,捋着胡子笑道:“嗳,你老子虽与我是平辈论交,长幼你叫我一声伯父,但在衙门公堂上不论这个,侍郎才是这里头的主。”

周恒道:“岂敢岂敢,这一位是……”

“昨儿旨意一下,你们这群人一定着急忙慌地去翻找查看,去吏部打探消息,这会儿却说不认识这一位,不是有意哄我这个糟老头子吗?”冯劲快人快语,脸上虽有笑,却也不十分留情,“这就是把你们六科闹翻了天的权主管殿前司公事,从户部由陛下调任过来的郑钧之,郑大人。”

郑玉衡神情温和,俯身拱手行礼,不见一点得意之气。

周恒见此人年轻若此,还不生骄横,心里很是惊奇……不过群臣更惊奇的是,这个平平无奇、只在北伐时军报上挣了些功的年轻人,昨夜细细地查找探究,竟然发现许多牵连上下的大事里都有他的影子,便知道这是皇帝、太后的人,更为忌惮几分。

周恒道:“原来这就是郑大人,闻名不如见面,说句冒犯的,郑大人此前名不见经传,都是太过低调了的缘故。今日鸿雁高飞、鲲鹏展翅,才见大人的志向啊。”

郑玉衡被这官场论调灌了一脑袋,都有些听麻木了,所以也跟着回了一套滴水不漏的世故官场说辞。

周恒见他不露怯,自觉讨了个没趣儿,又不想在殿帅面前太过露出锋芒,等其他礼部官员拜会过冯老爷子与新任郑指挥使后,便转身迎着两人进去。

进入堂中,还有两人按兵不动坐在椅子上等候,一个是现今的中书令、领参知政事的左越昌左老先生,另一个则是礼部尚书黎清宁,也是当今国朝的最高外交长官。

宰相职权虽然被分裂,但这两位一个是名义上的“正宰相”,一个又加同中书门下同平章事,也有宰辅之权,所以都不曾出门去迎接。

冯老爷子进来,年轻稍轻的黎清宁起身拱了拱手,而左先生只跟殿帅彼此点头致意而已。

郑玉衡跟在冯劲身后,朝两位恭敬行礼。

两人入座堂中,不等对方先开口,冯劲便一手按着大腿,一边道:“陛下一年半载不曾使唤我一回,你们两个老的也别不给面子,孩子是好孩子,正经户部出身,既然有这么档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