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2节(2 / 3)

加入书签

胤祉望着小八,八阿哥一脸无辜,五阿哥摸摸鼻子,意思不言而喻。三阿哥好想逮着弟弟们揍一顿,智商不够还敢拿他当枪使,还跟给四儿下套,真当四儿是刚出生的弘旭?

此事揭过,康熙启程前往江浙沿海,四阿哥和图纳两人一个扮黑脸一个扮白脸,春节来临之际,三百名冗员已全部被解雇回家,加上图纳抓的贪官污吏,内务府整整少了近四百人,剩下的官员有多人因此惶惶不可终日,有多人暗赞皇上英明,暂且不提。

康熙出发前一日,菜市口斩杀几名东洋人,对外理由如胤禛所愿,神机营捉到的间谍。

因康熙下旨查抄了海拉逊的府邸,京城百姓这段时间对康熙的好感度达到历史新高,余温还没过去,又出了“神机营间谍案”,京城百姓暴走了。

康熙出宫那日,百姓夹道恭送,有些知道内情的八旗子弟,可着嗓子叫着,“海上军演,扬我国威,震慑倭寇,不敢来袭!”

海军演习乃国之大事,朝廷隐瞒不了,干脆直接说皇上前往江浙沿海不是去游玩,而是去阅兵。

可普通百姓一致认为贵圈会玩,大冬天搞阅兵,还去海上,皇帝的脑袋没被门夹?基于皇上办了件得民心的事,从海拉逊家里抄出的财物足够支撑此次演习,百姓也没什么意见,玩就玩吧,总比皇帝跑去江南潇洒来得好。

那句浅白的话语一出,百姓悟了,我家皇帝出门带上脑袋了?支持,必须得支持,最好吓得倭国人以后再也不敢来大清。

沿街百姓听明白这句话,好似心有灵犀,同时喊出口,声音震的康熙一晃,顾问行忙问,“皇上怎么了?”

康熙可不敢说被百姓的热情吓到,“让前面走快点,天黑之前务必赶到下个驿站。”

皇上以前出行非常任性,想停便停才不管驿站不驿站,顾问行不明白他这次怎么了,而梁九功有交代,多做少说,于是爬出去,告诉一旁的侍卫,“走快点,别在城中墨迹。”

侍卫正向百姓们挥手致意,顾问行突然开口,侍卫吓一跳,没听完顾问行的话就打马往前跑。

顾公公望着他的背影,暗暗叹气,性子这么跳脱,一定是走后门上来的。转身回到马车内,瞧见皇上揉耳朵,又听到外面震耳欲聋的声音,顾公公哭笑不得,满族子弟多么不受汉族百姓待见啊,这点热情就失态!

失态的何止康熙。

太子带着弟弟们恭送皇上,瞧着康熙远走,他才回宫,可是刚走到内城,震天的喊声响起,兄弟众人赶忙登上城楼,仔细一听,妈妈呀,我怎么不是其中之一。

太子若有所思道,“这就是民心吧。”

“是的。”胤禛道,“天时地利人和,汗阿玛此行一定非常圆满。”

八阿哥看着九阿哥,九阿哥望着十三和十四,四兄弟同时思考一个问题,如果前世兄弟齐心,是不是就不会出现胤禛登基之初,政令不达,举步维艰的情况?

这只能问他们自个。

而康熙一走,有人欢喜有人忧,欢喜的是百官,不用天不亮去上朝,忧的也是百官,内务府百官。

有句话叫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放在胤禛身上再合适不过。

康熙走后,五阿哥带着弟弟们按部就班上课,三阿哥每天猫在工部,太子妃坐月子,皇贵妃处理宫务,国事落到太子身上,胤禛在内务府里嗨翻天也没人有时间管他。

于是乎,胤禛开始大刀阔斧搞改革。

贪官加冗员,近四百人去掉,内务府有些机构显得很空荡,胤禛大手一挥,合并。合并后两个部门变成一个,一部门有两个领事又怎么办呢,要么降级留用要么革除,这样一来,因自身问题被降级和革职的官吏们跳脚了。

皇上不在京中,刑部尚书又和四阿哥一个鼻孔出气,其他五部官吏不敢招惹四阿哥,这些人便找到詹事府,求太子爷做主,给他们留条活路。

太子这时才知道内务府机构被胤禛精简三分之一,说好的开除三百人,元宵节没过完他动动手弄掉近七百人。

太子爷被他的大手笔惊到了,当即去内务府捉人。

因为是上午,胤禛在内务府当值,太子进去便看到他正在给“七司三院”的官员开会,瞧他进来,“来人,上茶。”

小太监麻利的端出温热的奶子茶,胤禛冲太子招招手,“二哥先坐,还有一会儿就忙完了。”

“孤找你没什么大事,想问问你内务府的人手够用么?”太子问胤禛而眼睛看向众官员。

皇上巡塞外都能一走三个月,这次去阅兵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回来,如果跟四阿哥对着干,四爷一怒把他们撵回家,等着皇上回来做主?黄花菜都凉了。

而且有句话叫“县官不如现管”,这些人在四阿哥手下讨生活,不用胤禛递眼色,众人道,“够用!”

太子一噎,“胤禛,你——”

“我知道二哥因什么过来,先等一会儿,我跟你过去。”胤禛一早便收到消息,早两天革职的官员堵在詹事府门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