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6节(2 / 4)

加入书签

要是真办起来,估计沈家的宴会也不会比济宁侯府的差。

等客人都到齐之后,徐氏又问过丫鬟,这才禀告老太太说,戏台子那边的都搭好了,不知这会能不能过去。

章老太太自是点头,徐氏和章茹两人上前扶着她,众人也跟着起身,便随着她一块去了戏台那边。好在此时天气已经没那么热了,再加上戏台子离地也不是极远,所以走走也就过去了。

她们刚靠近,就听见不远处的锣鼓声,众位姑娘脸色一下便兴奋了起来。

沈长乐作为主家,自然是要照顾众人,这会姑娘们都在一块坐着。好在不少都是相熟的,所以不用人招呼,便自顾自地聊起天了。沈长乐也是乐地清静呢。

不过过了一会,就听一个管事一路小跑过来,欢喜道:“夫人,宫里头来赏赐了。”

这话一说,整个大堂里头的人都听到了,徐氏脸上立即浮现笑意。连忙问道:“可是谁来宣旨了?”

“是七皇子和九皇子亲自来送礼了,前头侯爷和世子爷正在招待两位皇子呢,”管事止不住地说道,脸上也全是笑意。

竟是两位皇子亲自送来贺礼,可见皇上对济宁侯府的看重,这可是荣宠,大大的荣宠啊。

而此时九皇子纪铤,正左看右瞧呢。他出宫次数不多,也多是去自己的外家,济宁侯府还是头一回来呢。先前父皇让七哥来时,他就缠着也要跟来,这不,七哥就带着他来了。

此时老侯爷眼中闪烁着泪花,颤颤道:“皇上圣恩,老臣便是万死也报答不得啊。”

“侯爷实在太过谦虚了,父皇一直都说过,侯爷乃是国之栋梁,当年北击鞑靼,为皇朝开疆扩土,功不可没啊,”纪钰动情地说道,他面容真诚严峻,说地又熨贴,可谓是烫地老侯爷心里头了。

好在旁边章行直知道自家父亲的身子,实在不宜太过激动,忙上前劝阻。而一旁的纪钰也连说:“侯爷保重身子,便是报答了皇恩,所以侯爷万不可再激动了。”

章行直瞧了纪钰一眼,脸上是温和的笑意。皇上的儿子不少,可是却无嫡子,如今圣上是春秋鼎盛呢,可要是这日后真的……

从龙之功,那可是大功啊。章家之所以能这般显赫,也是靠着老侯爷当年的汗马功劳,只是他并未继承父亲的武功,只不过是个文弱书生,所以要想延续章家的显赫,这从龙之功,对他来说,诱惑太大了。

待老侯爷坐下之后,章行直立即说道:“府中已略备薄酒,不知两位皇子可否赏光?”

纪钰瞧着章行直,心中却是玩味,看来他这个未来舅舅,还真是个聪明人。

作者有话要说:  沈长乐:呸,谁是你未来舅舅啊……

纪钰:自然不是你

沈长乐回头瞪他,就见他不紧不慢地说:当然是章舅舅了

起风之前

“皇上居然派七皇子来,还真是看重济宁侯府啊,”沈兰在一旁念叨道。

沈长乐脸上虽没太大的表情变化,可是心里却已经漏了一拍,随后心脏跳动的速度一下又一下地加快,她仿佛能清楚地听到,心房里那跳跃的动力,带着迫切和难以自持地。

她忍不住抬手,按住自己的胸口,似乎这样就能让心脏跳地没那么快。

“三妹妹,你怎么了?”沈慧第一个注意到她的动作,还以为她身体不舒服,立即问道:“可是屋子里太闷了?”

对面是戏台子,章老太太作为老寿星,点了第一出戏,台上正唱着呢。而大堂里,早已经人头攒动,珠光宝气盈盈一堂。再加上天气还是有些热,就算四周摆上了冰山,屋子里还是闷热。沈家的几个姑娘围着一张玫瑰雕漆的方桌坐着,桌子上摆着的果盘还有茶点,而堂中穿着燕草色锦纹褙子的丫鬟,正井井有条在旁边伺候着,时不时地给女客们续茶和添上些瓜果。

沈长乐点点头,略深地吸了一口气:“确实是有些闷,不过还好。”

沈慧也有些感同身受地说道:“我也觉得有些闷气,”不过她又有轻轻笑道:“不过倒也还好呢,就是这台上热闹地厉害。”

大概是因为戏台离地有些近了,锣鼓声音传来,震地人心都在不停地颤抖。沈慧这么一说,桌子上的其他人也纷纷点头。不过沈锦一向喜欢看戏,此时正转头盯着戏台子上的人,看地连眼珠子都不转的。所以这会才回过头,傻乎乎地问道:“大姐姐,你说什么呢?”

沈慧摇头,便是浅笑。

倒是众姑娘瞧见她这样子,纷纷露出笑意。没一会,正角便出来了,沈长乐并非戏迷,只闲暇地时候听听戏罢了,只是这正角一开口,她倒是被镇住了,难怪福喜班能名满京城的,看来人家确实是有几把刷子的。

只是没一会,坐在前方的昌平侯夫人起身了,而随后便有个穿着燕草色褙子的丫鬟走在她身前,似乎在引路。而她身边则只是带了一个丫鬟而已,瞧着模样应该是要去更衣的。

这一幕,却被沈兰落在眼中,而她再转过头时候,就见沈慧正和沈长乐咬着耳朵,似乎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