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4节(2 / 3)

加入书签

令承立即问道:“你知道?”

“我只知皇上身子有些不好,其他的什么都不知道,”沈长乐见爹爹这般激动,赶紧解释。

沈令承这才明白,他与沈长乐说的并非是一个话题。于是他干脆开门见山的说,“有消息传来,皇上这几日就要宣昭王爷回京。”

王爷?沈长乐奇怪,若是回京,那王爷也会写信与她说的啊。

“还有传言,皇上打算立德妃娘娘为后了,”沈令承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也不知是叹气的多,还是感慨地深。

沈长乐先是一愣,皇上要立德妃为后,那对王爷来说,也是好事啊。

不对,等等,皇上要立德妃为后,当她明白这句话之后的深意时,震惊地看着沈令承还有对面的沈如诲。如今父兄皆在朝堂之中,既然爹爹能说出这番话来,那想必定是收到什么风声了。

要不然爹爹也不会这么急吼吼地召她回来。

“我不知道,我前日才收到王爷写回来的信,他在信中只是担心皇上的身体,其他的并未说什么啊,”沈长乐赶紧努力回想信上的内容,确实是十分普通的信,上面描述的多是相思之意,压根就没有什么阴谋诡计啊。

“你再好好想想,”沈令承不禁有些着急。

沈长乐比他还着急,若是皇上真的打算立德妃为后,那就是说皇上心中的皇位继承人,已有了定论。虽然德妃有两个儿子,可是纪铤还一副孩子模样,谁都不会觉得皇上看中的人,会是他。

所以皇上心中的太子人选,是纪钰?

沈长乐心中开始颤抖,所以这就是前世的开端吗?她努力地开始回忆那时候的场景,可就是想不起来,或者说不是想不起,而是信息太少了,她所知道的太少、太少。

那时候她正在守寡中,别说府门了,就是连院子的门都极少跨出去。

等她大归回沈府的时候,已是纪钰杀回了皇宫,重新夺回皇位的时候了。所以前世的时候,皇上心目中的太子,就是纪钰。只是却被二皇子捷足先登,如今历史又要重演了吗?

作者有话要说:

各自站队

“爹爹,皇上要立德妃娘娘为妃的消息,您是从何处得知的?”沈长乐忍不住问道,如今皇上不是身子不好,已好几日未上朝了。爹爹又怎么会突然得到消息呢。

如今局势复杂,有些人谋定而动,可是沈长乐却不敢乱动。甚至连卫国公府,都因为她嫁给纪钰,而自然而然地被看作是昭王爷这一派的。

这个时候,爹爹就算叫她回来,都是用的自己生病的借口。所以沈长乐如何会不知道,如今局势的紧张。虽然表面上,一切还都如常,可是越是这种宁静,就越发地让人不安。

特别是皇上如今身体不好,可不管是大皇子还是二皇子都安静地有些过分。

“我自然是有我的消息来源,皇上要立皇后,总也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总有透漏点给内阁知道的,”沈令承蹙着眉心,明显有些焦虑。

若是王爷在京城的话,他也不至于找沈长乐过来商量。可偏偏时机太不凑巧了,昭王爷这刚离开京城,皇上的身子骨就不好了。

可没有皇上的命令,王爷也只能在边境,就是想回来,也轻易动不得。

沈长乐却在听到他的话后,陷入了短暂的思虑之中。皇上若是真的有意立德妃为后,那就说明他也确实是属意立王爷为太子,要不然也不会透话给内阁。

所以沈令承也就是想知道,昭王爷现如今有没有回京的消息,这也是他着急叫沈长乐回来的原因。

若是皇上当真打算立德妃为后,那他就一定会让昭王爷回来的。就算王爷秘密回京,他也会透漏点消息给长乐的。可是如今长乐肯定地说,王爷并没有回京的打算。

沈令承心中不由担心不已,毕竟对于他来说,这并不算个好消息。

“可王爷真的没有同我说要回京,”沈长乐再一次肯定地说道。

沈令承摇头,又朝着长子看了一眼,而沈如诲一直在听着父亲和妹妹说话,并未开口说话。此时父亲的目光扫过,他缓缓开口道:“如今京城行事波诡云谲,王爷又远在塞外,只怕是鞭长莫及,所以长乐,你要尽快地联系王爷,将此间消息告知王爷。”

虽然他们都知昭王爷肯定有自己的消息渠道,只是沈家如今已经被绑在了昭王这条船上,既是上了船,也该早些做准备才是,万不能等到真的出了什么事情,那可就追悔莫及了。

“我知道,我会尽快给王爷写信的,”沈长乐心事重重地点头。

沈如诲突然说道:“不要写信。”

沈长乐不明所以,抬头看了他一眼,不写信的话,那要怎么办?

“你与王爷的日常来信还是照着往常那般去写,你们可有秘密联系的渠道?这些消息都是绝密的,千万不能被人截获,若不然的话,日后只怕是后患无穷,”沈如诲提醒。

倒也不是他想得太多,只是如今局势不明,谨慎些总是不坏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