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节(2 / 4)

加入书签

日三次地查看,生怕有什么疏忽惹老太君不悦。

“来了来了!姑奶奶的马车进了都中城里了!”大早晨就在城门口守着的小厮急三火四地跑回来报信。

谢老太君口里念着“我的儿我的儿”就要亲自去门口接,谢大爷和谢夫人急忙拦着老太君,谢夫人忙说:“母亲,千万使不得,淑敏见了也会不安,媳妇儿和夫君去门口等着便是。”说罢看看正襟危坐的谢老太爷,见老太爷点了头,便和谢大爷一起退了出去。

入秋的早晨,北风刮得急,有些许凉,谢夫人和谢大爷身上披着斗篷,脸却都被风刮得红扑扑的,有路过的人好事儿地偷问谢府仆役:“哪里来的贵客,要你家老爷夫人都在风里等?”

那仆人也冻得直搓手:“我们家姑奶奶,前些年嫁到卫陵,今儿回来看我们太爷太夫人,你可绕着点走,别挡了我们姑奶奶的车。”

哒哒哒哒,马蹄声不断,十来辆马车陆陆续续停在镇国公府的大门口,钱夫人嫁的好歹是卫陵首富,回门礼自然不能少。

马车刚停下,就有下人搬了脚凳过来,钱夫人在冯妈妈的搀扶下缓缓迈步而下,枣红色的衣服更衬得她明艳动人,一点看不出她已是一个五岁孩子的娘亲。钱珞瑾个子还小,小短腿够不到脚凳,乳母胡妈妈直接将她抱了下来。

“淑敏,淑敏啊,你可回来了。”谢夫人拉住钱夫人的手,两眼一挤就流出几滴眼泪,人生如戏,全靠演技,谢夫人进门不到一年谢淑敏就嫁去了卫陵,哪有多少感情可言。

钱夫人也红了眼睛,倒不是因为谢夫人,是为镇国公府熟悉的红漆高门,是为兄长欲语还休的哽咽。

谢夫人身边的丫鬟巧平适时插嘴:“老爷,夫人,姑奶奶,先进去吧,老夫人该等急了。”

谢老太君在屋里等着早就坐立难安,只看多年不见的女儿在一群人的簇拥下进了屋,此时再顾不得什么祖母威严,快走几步,和钱夫人相拥而泣。

谢老太爷倒是还坐得安稳,心里却也舒了一口气,因为谢淑敏的婚事,谢老太君没少埋怨他,今年的初二,谢淑敏又没回来归宁,谢老太君又絮絮叨叨念叨好几天,可巧,谢淑敏要带着外孙女回来的信到了,谢老太爷的耳朵这才免于苦难。

谢老太君和钱夫人两人哭得伤心,一屋子人都跟着哭哭啼啼,好一会儿,谢夫人才劝着谢老太君回主位上坐着。钱夫人使了个眼色,胡妈妈牵着钱珞瑾的手走上前,钱珞瑾按着事先教好的那样跪在地上:“珞瑾给外祖父外祖母请安。”说罢结结实实地磕了三个头。

“好孩子,快来让外祖母看看。”

谢老太君身边的鲁妈妈上前扶起钱珞瑾,领着她到谢老太君身边,谢老太君婆娑着钱珞瑾肉嘟嘟的小脸,舍不得撒手。谢老太爷也想看看自己外孙女,可怜丫鬟都是谢老太君管的,没人帮他往身边领,给谢老太君使了好几个眼色,谢老太君正摸钱珞瑾脸蛋摸得起劲,愣是没理他。

谢老太君体态较胖,头上戴着抹额很像弥勒佛,看起来不太聪明,很像那种会被免费按摩拉进去结果买了一万块保健品的老太太,谢老太君到底好不好骗,还是谢夫人这个儿媳妇知道的清楚。谢老太爷一辈子都在打仗,晒得黢黑黢黑跟非洲鸡似的,优点是身材好,一把年纪了背还能挺得溜直。

眼看着谢老太君都快把钱珞瑾脸皮搓掉了,鲁妈妈善意地提醒:“老夫人,该给咱家表小姐认识下家里人。”

“对,我是老糊涂了,”谢老太君亲自扯着钱珞瑾,将屋里人一一指给她看:“这是你大舅和大舅母。”

钱珞瑾的大舅和大舅母便是谢大爷夫妻俩,谢大爷长得很像谢老太爷,算不上丑也绝不能说帅,虽说娶妻娶贤,但以谢大爷的长相为了基因改良应该把相貌纳入娶妻准则,所以谢夫人长得还不错,说不上是大美人,至少长得端庄秀丽,要不是她身边站着颜值太高的钱夫人,谢夫人五官的评分在钱珞瑾心里还会更高些。

“我老了,家里的事儿都交给你舅母管着,你想吃什么想玩什么尽管找你舅母要去。”

谢夫人面上含笑地恭敬应声:“母亲放心,媳妇儿都放在心上。”

“你还有个二舅,身子骨不大好,没让他过来。”

钱夫人面露忧心:“恒心的病这么重了么?一会儿我带珞瑾去他房里看他。”

谢老太君点点头,又叮嘱:“带着珞瑾别呆太久,她年纪小,挡不住病气。”

镇国公府子息单薄,也就这几个长辈,钱珞瑾一一见过了,谢老太君朝屋里的几个孩子招招手,那几个孩子便都走过来站成排,谢老太君依次给珞瑾介绍:“这是你大姐姐,梦华,长你四岁。”

钱珞瑾现在的年纪看谢梦华就是幼稚园小班的孩子看小学生,足比钱珞瑾高出一头半,来之前,钱夫人就跟钱珞瑾着重讲过镇国公府的几个孩子,钱珞瑾现在不过把他们对号入座罢了。谢梦华是镇国公府的长女,也是谢夫人唯一嫡出的女儿,镇国公府的三个小姐虽然穿着都是锦绣坊的衣服,饰品上却能较出高下,谢梦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