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1节(1 / 4)

加入书签

“这话不对。就是再好的东西,日日吃也是不成的。”元子舫道。

周映月寸步不让,“白米饭你难道不是天天吃?”

“那可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元子舫抓住了她的漏洞,“所以越是好东西越不能多吃,倒是这种寻常可得的,日日吃也是无妨的。”

周映月找外援,“米饭可以日日吃,这鱼却未必。眉畔,你说是不是?”

元子青在一旁看着他们,这会儿忽然道,“这个问题何必问?从此间到横州,船行也要四五日。往后不拘咱们吃什么,只让他吃鱼便是。等他吃过了,自然就知道了。”

周映月拊掌大笑,“果然不愧是兄长,世子说得对,咱们就这么办。”

元子舫连忙求饶,“我错了,还是给我白米饭吃吧。”

“我听人说,在海上的时候,蔬菜储藏不易,其实大多时候都是吃鱼,即便是腻到想吐,为了果腹也不得不吃。可是这样?”眉畔问道。

上辈子,时间再往后推进个十来年,那时候出海已经不像是如今这么新鲜了。就连朝廷都设立了专门掌管海运的衙门,那时出海俨然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但凡有些身家的家族,都免不了要采买些货物,跟船出去闯一闯。好似海外地方遍地都是黄金,去了就能捡着似的。

因此种种海上的故事自然便流传开来。眉畔即便不住在沿海,也听说过不少传闻。这便是其中之一。

周映月也敛了笑,叹气道,“是啊。尤其是夏日,连肉也放不得,两三日就臭了。所以除了米饭和鱼,别的是一概没有的。”她忍不住皱了皱眉,显然那份回忆并不怎么令人愉快。

元子舫脸色微变,偷偷碰了碰周映月的手,而后笑道,“这有什么,好歹还有鱼吃。总比那些吃树皮野菜的要好些。”

“说得倒轻巧,你怎么不吃几天试试看?”周映月没好气的道。

元子舫仍旧眉眼含笑,“好啊,方才不是说罚我往后都吃鱼。那就这样吧,吃到映月你高兴为止。”

周映月这才反应过来,他是在心疼自己出海的遭遇。事实上其实没有那么糟,生肉和蔬菜当然是无法储存的,但腌菜和一些干货就没那么多讲究了。所以搭配起来,倒也没有那么难过。让人担忧的是别的。

周映月跟眼前这些人不同,她知道什么是败血症。长期得不到维生素的补充,人体的各项机能都会下降,从而引发多种疾病。没有绿色蔬菜吃,不光是口味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这个。

好在她也知道该如何规避:虽然没有蔬菜,但容易储存的萝卜,土豆和各种豆类都要带上,另外还有一些干果,干菜,香菇木耳之类的也必不可少。在海上航行时,还会就地打捞海带,紫菜这种含碘丰富的东西来加菜。而且海中鱼类丰富,天天换着花样吃,其实并没有他们所以为的那么糟糕。

但即便是这样,出一次海,仍旧是危机重重。说到底,是现在这个时代根本没有什么科技手段,面对许多问题缺少解决的方法。出海的利润的确很大,但风险更大。

这就是周映月想要改变的地方,可她却不能跟任何人说。发展发展,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未必了。所以到现在,她所能做的,也不过是一年出两次海,倒买倒卖积累原始资本。真正说到对这个世界的改变,一样也没有。

有时候她会觉得孤独,正是因为心里所思所想,根本找不到人可以分担。

周映月无意识的盯着元子青和元子舫,心里盘算着,这两个人有没有可能帮助自己实现那些想法呢?

“在想什么呢?”手上一热,是眉畔在她身边坐了下来。

周映月本来要摇头,忽然心头一动“只是在想出海的艰难。其实如果能够克服这些问题,开放海运,将大楚的东西卖出去,再将别处的新鲜商品运回来,对大楚来说是很有好处的。”

商业代表着流通,商业繁荣,国家自然也就活起来了。这种想法,能不能够为这些满脑子“士农工商”的古代人接受呢?

周映月没有想到,第一个接话的是眉畔,她笑着道,“我听说西洋人很喜欢中原的瓷器和茶叶,多有用金银来换的,是真的吗?”

“自然。”没想到竟然有人那么配合,周映月肯定的点头,“丝绸,瓷器,茶叶,都是如此。西洋那边有些地方盛产金银和宝石,却根本没有用处。贩回中原来,也极受欢迎。”

元子青和元子舫毕竟是宗室子弟,又聪慧过人,很快就从这番对话当中抓住了重点:与海外通商,可以使大量金银流入国内。倘若朝廷开设衙门进行管理和维护,自然可以名正言顺的收税。

大楚朝的财政已经算是相当好,年年都多少有些结余。但即便是这样,要支撑起西边的战事,也根本不可能。尤其是如今,国库早被搬空,追回来的钱粮不足十只一二。朝廷迫切的需要增加新的收入,以此平衡收支。

但到底要怎么做,朝臣们却是争执不下。文人清高,朝廷自来就有“不与民争利”的说法,所以开源是很难的。但要节流,却更加困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