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4节(2 / 3)

加入书签

也许元子青关于她生产时的印象已经淡薄,便不会再这样担心了。

这般想着,她便道,“如今乱纷纷,也实在是分不出精力去想这些事。生不生的,往后再说吧。”

“不,我不想要了。”元子青被她一说,反而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对我来说,你比孩子更重要。况且我们已经有小九了。”

他实在是不敢再经历一次那种几乎就要失去他的感觉了,那时是夜里,元子青觉得自己的天似乎也如同外头的天幕一般,黑沉沉的,陷入永夜之中,不会亮了。

这一次眉畔熬过来了,谁知道下次会如何?

如果她出了事,他又怎能独活?到时候即便有了孩子,又有什么意义?

“那你不想要个小女儿了吗?”眉畔笑着打趣他。

元子青抬手在她鼻尖上轻轻点了点,声音里都带着笑意,在她耳边暧昧低语,“你就是我的小女儿。”

眉畔的脸唰的一下全红了。即便是在黑暗之中看不见,但她能够察觉到脸上的热度,火辣辣的。她忍不住伸手拧了元子青一把,“胡说八道什么?”

“真的。”元子青捧着她的脸,“我恨不能把你放在心尖上,走到哪里就带到哪里,时时刻刻都能见着,不让你受一点点伤……若真有个女儿,现下想想,竟没地方放她了。”

他说完便含住了眉畔的唇,没有给她反驳的机会。眉畔无奈的瞪了一会儿眼睛,终究闭上了,伸手无攀元子青的肩膀。心头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的拨了一下,明明满心欢喜,还要竭力按捺着。

从前那个温文端庄的世子也不知去了哪里,从成婚之后,他说话越发没个顾忌,眉畔有时候都招架不住他了。

“娘子、娘子……”元子青吻得情动,忍不住一遍一遍的唤她。

他没有告诉眉畔,在她刚刚生产结束的那段时间,他夜里时时会被噩梦惊醒。梦里她总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灾难。醒来后他便再睡不着,只能咬着牙去安排外头的事。直到太子那边的铺垫都做完了,才稍稍松下一口气来。

而今能将她抱在怀里,他已经心满意足,别无所求了。

……

从这一天起,福王府上下都在为女主人们的离开做准备,不过知道真相的人没有几个,大部分人都只是听吩咐办事。

行云和石头成婚之后,便搬出了隐竹园,只每日早上到眉畔这里来当差,也逐渐开始接触一部分外头的事,权当磨练。这些事元子青亲自过问,并没有让眉畔费心。

眉畔似乎又回到了婚前的那种日子,每日早起,带着孩子去给福王妃请安,然后福王妃带着她和周映月去首善堂给太妃请安。

她不知道家中女眷们是否知道要走的事情,但没有一个人开口提,仿佛这件事不存在。

事实上,太子拖延的时间,比元子青所想的还要长一些。一直到了七月,京中的气氛才悄悄的变化了。

这时正是最热的时候,气氛变化又没有那么明显,不少人家的女眷纷纷前往山中消夏,福王府夹在这一众人之中,倒也不显得突兀。

只是要走的时候,才又出现了争执。

福王妃打算留下来,让两个儿媳妇自己走,“我年纪大了,该享的荣华富贵都享尽了,如今两个孩子成了亲,连孙子也有了。即便是马上闭眼,也没有什么遗憾了。我留在京中,也好入宫周旋。”

“不必。”太妃道,“宫中自然有我。孩子们年轻不经事,你跟着去,压压场面,不然家里头不放心。”

“那娘跟着去便是。”王妃坚持。

太后苦笑道,“我这一把年纪,受不得那舟车劳顿。况且我毕竟是长辈,就是真有个万一,想来皇帝也会顾念旧情,你就放心吧。”

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都不肯相让。最后还是福王站出来道,“都是定下了的事,就别吵了。娘留在府里,我会照看,绝不会有事。你们这就走吧。”

其实将太妃留下,是无奈之举,若是可以,当然全家人一起走更好。但宫中还要应付,自然只能如此了。

“这样好了。”眉畔站出来道,“我们先去京郊等着,万一京里风声不对,到时候连夜将祖母送出城,我们再走。虽然要耽搁些功夫,想来无碍。”

她说着去看周映月。周映月点头,“沿路都打点好了,一路换船,不会被人发现。”

况且到时候京城里乱了,究竟能有多少人来追他们,还是个问题。

元子青点头道,“就是这样。”

然后便命人套车。既然是去京郊,那他自然就可以把人送过去了。

最后他们选定的地方,是周映月名下的一个庄子。这庄子虽然在她名下,但一次也没有来过,几乎没什么人知道。万一事有不谐,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到这里来。

带出来的东西和人都不多,均是日常要用的,免得将来转移的时候目标太大。所有的细节都被考虑到,这一次的计划准备了很长时间,容不得任何疏忽。

但眉畔直到坐上马车,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