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羊入虎口 (上)(2 / 2)

加入书签

怀,这是她等待期间的心情。

不料归来的却是情人的死讯,以及失去温度的遗体。

以舞笔弄文替人打抱不平,将此视为毕生志向的情人,怎会为了确认梦想而丢了性命?

倘若桌上与抽屉各有一支原子笔,你通常会拿桌上的来使用,除非它已没有或断了墨水。

倘若步行于护栏低矮的雨夜山路,你理应会走在内侧,除非你不顾安全。

人们往往会在不经意下,由潜意识决断哪种选择对自己较为便利或安全。

孙玉娟痛彻心腑之馀,觉得事有蹊蹺,于是调查了情人生前承租的套房,在遗留的笔记型电脑中发现梅兰教的相关资料,以及在记事本上看见他略微提及某名女士曾经爆料的事。

遗憾的是,当中并无记载详情,唯有在后面写上「梅兰居、副教主」这串文字。

庆幸的是,即便仅有短短数个字,却让孙玉娟确定自己的想法并非妄想。

纵然警方判定许记者死于意外坠崖,但她打从心底认为男友肯定是因为掌握了某个会让凶手身败名裂的祕密而遭到杀人灭口。

与其每天在这儿哭得死去活来,不如以行动还原真相。

继承了情人处事作风的孙玉娟化悲愤为力量,开始着手计划前往梅兰居。

瞭解入住相关规定后,她一年下来总共申请了三次,终于获得核准。

出发之前,她辞去工作,并「刻意」在家中留了一封莫名其妙的纸条,便拋下白发苍苍的老奶奶,隻身前往梅兰居。

以上就是孙玉娟来到梅兰居的缘故与目的。

由于她认为这里是害情人葬身的险恶之地,所以时时刻刻保持戒心,从来没有向人提起自己与许记者的往事,就连对合得来的骆选亦是如此,仅透露两年前与情人分手。

平时白天佯装虔诚信徒,并暗中调查有关副教主的内幕,同时还得提防遭人起疑心;夜晚则趁室友熟睡,偷偷摸摸来到梅兰苑外,如守株待兔般等候副教主露出马脚。

无奈长时间埋伏的结果仅有偶尔窥见助理进出梅兰苑罢了。

转眼间,一年过去了,她始终无法替情人洗刷冤屈,却也不愿就此打道回府。

正所谓不到黄河心不死,眼见搜索梅兰苑是最后一线希望,而这几天正是潜入的大好时机。

唯恐夜长梦多,经过昨夜确认无人在家,她决定在今晚付诸行动。

「在你的梦想被剥夺的同时,我的梦想亦破灭了!」孙玉娟回顾至此,终于鼓起勇气,快步走至门口,拿出预备好的钥匙开门进入。

先前向各位提过助理曾遗失钥匙,其实那串钥匙为进出梅兰苑之用。

假设昨天钥匙失窃,今天家里就遭人闯空门,屋主恐怕会怀疑偷走钥匙的人正是窃贼。

事隔多日,赌的就是屋主是否忘记钥匙曾经失窃这回事。由此可见她有多么兢兢业业。

孙玉娟侵入梅兰苑。

纵然认为这种时候绝不会有人行经此地,亦不敢开啟日光灯,而是使用自行携带的手电筒照明。

她抬起右手,视线随着手电筒的光亮移动,藉此熟悉环境,以免待会跌跌撞撞。

客厅装潢简朴,除了桌椅等寻常家具,橱窗内摆放着数瓶红酒及酒杯,墙壁掛着书法与绘画等艺术作品。

孙玉娟凝视着画作,不禁泪珠盈眶,叹息一声,唸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嬋娟。」

此词源自苏軾的「水调歌头」,书写作画的人是副教主自身。

了解各个家具的摆放位置后,孙玉娟开始翻箱倒柜,跟着又物归原位,因为始终没有发现许记者当初遗落的单眼相机。

详尽搜索了客厅及储藏室,就连几乎仅剩装饰作用的厨房与餐厅也不放过,孙玉娟依旧没有发现线索,只觉得这里处处可见盆栽,看来副教主相当喜爱植物。

她怀抱着仅剩一半的希望踏上二楼,不假思索,直接走进右手边那间房门敞开的卧室。

副教主的寝室装潢同样简朴,空荡之中略显孤寂。

孙玉娟见各个角落皆摆着盆栽,心想:「住在这里超过十年,平时除了信仰与栽培植物,难道都没有其馀的寄託与休间嗜好?这样的人生不无趣吗?生活过得如此朴实无华,这样的人会为非作歹吗?」

她走至书桌前方,欲打开抽屉搜索,惊见桌面摆放着两个盛满红酒的玻璃杯,以及已开瓶的红酒,令她不解之馀,感到毛骨悚然,同时一种不祥预感随之涌上心头,于是战战兢兢地聆听八方,却不闻任何动静。

正当孙玉娟以为副教主或许是前晚喝醉,以致隔天急着出门而疏于整理之际,耳畔驀然传来锁门声响,紧接在后的则是碰触电源开关的「嗶」声!

漆黑的室内顿时灯火通明。

她无暇感到刺眼,旋即回转倩体,察看来者何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