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5节(2 / 3)

加入书签

因为亲自给这位美貌妇人换过衣物,所以苗翠很清楚这位贵人最重的伤其实就是她的后脑勺,如果不及时救治,很有可能这名妇人就一命呜呼了。

“大郎,你快点去买药。”苗翠道。

“还是请个大夫过来看看吧。”余石头道:“药也要买。”说罢又着急起来:“这咋还在流血呢。”

余大郎揣着珍珠坠子和手镯急急走了。

余石头随后也出去了。

小金子望着受伤的贵人,刨了一口饭到嘴巴里,今天他也分到了一点蛋羹,阿爹,阿娘,大哥都没有,就他和小银子才有,一碗蛋羹分出两份,剩余的蛋留着明天才能吃。

“小银子,你说贵人是不是每天都有肉吃啊?”小金子幻想着,咽了咽口水。

“应该是的吧。”小银子听见肉字也咽了咽口水。

苗翠在外舱整理东西,都是大郎和老伴从尸体上拿的物品,弄了没多久,就听见了小女儿和二儿子大呼小叫的声音。

“阿娘,阿娘,你快来,她脸上好烫好烫啊。”

“血也出来了。”

两小人叽叽喳喳的,带着着急,苗翠快步进屋,不用摸都看出此刻贵人的不对劲,妇人呼吸微弱,浑身发烫,脸颊像火烧似的,表情十分痛苦,嘴唇干裂。

“大哥还没回来吗?”小银子问道。

“没有。”苗翠拧着湿帕放在贵人额头上。

“说不定他又去赌钱了。”小银子道。

“不会的,你大哥已经保证不赌了,以后我们一家人好好过日子。”苗翠道。

小银子生气的哼了一声,气冲冲的离开了,阿娘偏心大哥,就知道相信他的鬼话。

小金子陪着阿娘,小孩子总是有无数的问题,问起了最关心的事:“娘,到了洛阳,舅舅会给我买糖吃吗?”

苗翠笑起来:“会的,他最喜欢你了,你舅是洛阳战船上的船厨,到时让他安排你爹你哥上船干活,干活就有钱,有钱就能吃饱饭,住大房子了。”

二儿子听了,高兴的打了个滚:“那我们什么时候能到洛阳啊?”

“现在涨水,走水路快的话,一个多月就到了。”苗翠道。

一家人赶在天没黑前,在狭小潮湿的船舱里吃完了饭。

饭吃完,就爆发了争吵。

“那混小子一定又是去赌钱了,我就说他的手上不能有好东西。”余石头怒道。

苗翠正在缝补衣服,心中也有些后悔,却不承认:“你就不能信大郎一次吗?”

还没吵两句,余大郎披着挡雨的蓑衣就跳到了船上,小船一阵摇晃,余大郎进来就急急道:“我在路上看到宣州兵和那些五镇兵打起来了,不敢多呆,我们快走快走!万一我被人看到抓壮丁就完了!”

“那我们快点走…”苗翠慌了,原本像他们这样下三等的穷人是不必当兵的,以前当兵的可都是家境殷实的,这不是后来突厥来了,越打越没人了,官府就开始强制性的征兵,一旦被抓壮丁,那可就真糟了。

因此,他们全家就住在船上生活。

“这世道越来越乱了。”余石头皱眉。

先是清河决堤,按他估计其余堤坝再下两天雨也要被水冲坏了,到处都在发大水,他昨天偷偷进县里买粮还听说新上任的大令要修筑堤坝。

结果,洪还没防好,就开始打仗了。

这让他们普通老百姓怎么活下去啊?

余大郎急的冒跳:“这地方现在也不安全了,我看我们还是快点去洛阳,就从河里小道走,避开那些兵。”

“药等到下个城镇再买,家里应该还有一点,先凑合用吧。”余大郎说完就冒雨撑杆,让小船离开这是非之地。

他们走后没多久。

那些突袭的宣州兵被高重盈带着人解决了,新上任的仪征令李游自然要千恩万谢。

深夜,一队鬼屠骑黑压压冒雨前来搜索。

仪征令大惊,知道此事耽误不得,于是发出告示寻找王妃。

(大修)

泗洲。

都梁县, 近泗水,泗水通淮河,大运河, 汴河,长江, 余石头一早就站在船头望着波澜壮阔的河水, 他们一家以船为生, 往上数的话, 祖辈居于江淮, 对这里的河流清楚的不能再清楚了,经过仪征县的事情后,一家人再次感受到了战争的靠近。

听说徐州也在打仗,余石头苦巴巴的一张脸又添了许多皱纹, 他是小老百姓, 前几月朝廷下达了一个公告, 只知道北方出现了一个大反贼, 朝廷要派兵攻打,结果打来打去,都打几个月了,这战事还没结束。

洪涝爆发,今年下半年的收成算是没了,再加上战事, 岸上的粮价越来越贵, 每次买粮, 余石头都暗骂那些粮商生儿子没□□, 都是奸商!

整个江南乱成了一锅粥。

而他一定要带着一家人往洛阳跑, 也是因为洛阳的粮仓是天下最多的地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