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7节(2 / 3)

加入书签

通,然后又开始互相夸奖。

等走到张儒东小院儿门口的时候,两个人已经熟悉的好像多年好友了。

张儒东的小院儿地理位置很是不错,就在东园大路边上巷子里第三家,既不靠近路边,又距离路口很近,颇有些闹中取静的意思,由于院子只有老两口住,平时子女也很少来过夜,所以不大的院子看起来很是宽敞。

张逐日引着苏家人进了屋。

张儒东早就在堂屋里等着了。

“爸,善善他对象父母来了。”张红梅远远地看见人影就赶忙弯腰贴在张儒东耳边说道。

张儒东拍了她一下:“你说话就说话,靠那么近做什么,我耳朵又不聋。”

语气不大好,但眼神却很关切。

他对那对气势非凡的未来亲家没兴趣,目光一直黏在黎善身边的苏卫清身上。

人见面有三样。

他对苏卫清的第一印象就很好。

小伙子长得白白净净,眼神很清澈,看着黎善的眼神有着纯然地喜欢,与当年黎红军看着张红珍那紧张忐忑的神情完全不同。

当然,苏卫清也是紧张的,但他的紧张之下,掩藏的是无尽的喜悦和兴奋。

“善善的运气比红珍好。”张儒东叹气。

张红梅安慰地拍拍张儒东的肩膀:“爸,要不我去厨房把邬姨喊过来吧,这么重要的日子,就别叫她在厨房里忙了。”

邬玉年从天没亮就开始忙了,到现在都没出厨房门。

张红梅知道,邬玉年是想要避嫌。

毕竟她不是他们兄妹几个的亲妈,这个场合她自觉不该出现,但张红梅却有点舍不得,她生下来没多久亲妈就去世了,是邬玉年亲手把她带大,将她当成亲生女儿一样疼爱,在她心目中,邬玉年就和亲妈没区别。

这种时候,邬玉年躲在厨房,她看了揪心。

张儒东却摇摇头:“不用,她愿意在厨房就在厨房吧。”

说完,也顾忌到小女儿的心情,又解释了一句:“她一辈子就这样,你也别为她抱不平,硬把她拖出来她反倒不自在,你要是真心疼她,以后多回来看看她就是了。”

张红梅闻言叹了口气,不再说话。

张逐日带着人一进堂屋,气氛立马就热烈了起来。

几个人先来见了张儒东,然后就各自散开等待开席。

罗玉秀今天是客人,张红梅拉着她的手就不放,两个人,一个是文工团的老师,一个是妇联主任,两个人说了没两句,就将话题扯到文工团年终汇演上面。

罗玉秀是很想请文工团的同志到药厂来参加汇演的。

只是她一直没考虑好,是请省文工团,还是请县文工团,如今一见张红梅,立刻就决定明天跟工会那边的人员提议请县文工团。

张新民拉着苏卫清说话,而晏安国则跟苏维民握了握手,他们俩是见过的,都去省城开过会,三三两两的一说话,结果发现都是熟人的熟人,都是老社牛了,不一会儿就说到一块儿去了。

范琴回了厨房。

邬玉年正在摘菜,见她来了,立刻比了个大拇指:“那孩子真不错。”

“确实,我看了也是一表人才。”陈芬今天也是面带微笑。

自从得知黎善的婆家是药厂副厂长之后,她对范琴就一直隐约有些讨好,哪怕范琴跟她讲了药厂考核的规矩,她也还是这样的态度。

用她的话说:“我小弟又不是没本事,就是人迂腐了点,脑子还是很聪明的,到时候用了善善的资料,肯定考的上。”

总之,对自己的弟弟迷之自信。

而自从进了堂屋就一直没说话的黎善,此时正目光贪婪地看着姥爷张儒东。

见他依旧习惯性的蹙紧眉头,依旧抿着嘴不爱说话,一脸严肃的样子,若是以前的她,一定已经害怕地低头缩在角落里,只恨不得缩小自己的存在感,让姥爷一直发现不了她才好。

可现在……

她却发现,每次小舅跟苏卫清说起她小时候的事时,姥爷的身子总是不自觉的朝小舅的方向靠。

仿佛只为了再听一遍她的童年趣事。

尤其是苏卫清说起她在厂里的工作时,姥爷更是聚精会神,有时候还会若有所思地摇头,仿佛觉得黎善那些方面没有做到位似的。

黎善忍不住地悄悄靠过去。

“姥爷……”

她小声地喊了一声。

张儒东的身子僵硬了一瞬,然后才应声:“嗯。”他还有些不自在,指了指旁边凳子上的花生盘子:“你要是没事,就去吃花生去。”

这别扭的关心啊。

“好。”黎善笑嘻嘻地应了一声,然后就坐在张儒东身边,抓了一把花生,就靠着张儒东吃了起来。

张儒东想说‘成何体统’。

但想起昨天晚上大儿子的嘱托,又将这四个字给咽了回去。

那边几个男人寒暄一阵后,苏维民主动说起了正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