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2节(2 / 3)

加入书签

对了对床号,确认后回头跟老人说道:“爷爷,就是这个车厢。”

老人点点头,将手里的包袱递给他:“你先把行李放好。”

卧铺车厢虽然不大,但放行李的地方还是不小的,苏卫清他们的行李直接放在床底下,行李架子就是空的,这一队祖孙的行李也不多,放进去还显得有些空。

等放好了,青年又弯腰给老人将鞋脱了,显然,是打算扛着老人上上铺。

一直没做声的苏卫清这时候坐不住了:“要不让老人家和我换床吧,我年轻,爬上爬下也方便。”

“这可怎么行。”青年虽然这么说,但其实已经有些心动了。

倒是老爷子挺坚持:“没事,我上去后就不下来了,其实也不麻烦人的。”

“没事,您也不可能一直不上厕所。”苏卫清已经起身将床上的东西挪到了上铺,也就是黎善的斜对角:“这样我正好能看见她们娘俩,这位同志也能看见老同志的情况。”

青年也觉得苏卫清的办法好,颔首劝说起了自己的爷爷。

老爷子并非矫情,而是真的不想麻烦人,但他也知道自己老了,见苏卫清已经转移阵地坐到了对面的床上,便也只好点头答应了。

许是不好意思,安顿下来后,便满是歉意的跟苏卫清说道:“真是多亏你们帮助了,我们买车票晚了两天,就没下铺了,我们这又着急,便买了上铺,本来都想好了,我上去就不下床,少吃少喝,坚持到京城应该问题不大。”

苏卫清见老爷子是真抱歉,顿时笑道:“这有什么,与人方便与己方便,我俩夫妻主要也是带着孩子,不然也不会挑下铺。”

这话是真的。

年轻人不怕爬上爬下,再说,上铺也清净。

“也老人孩子就得下铺才行。”青年忙完了,终于脱掉了帽子对着他们笑笑,自我介绍道:“我姓杨,叫杨啸,这是我爷爷,我们打算去京城,你们呢?“

“我叫苏卫清,这是我媳妇儿孩子,我们也是去京城。”

杨啸一听他们的目的地,顿时就笑了:“那感情好,能一路了。”

他也怕苏卫清他们半路下车,再上来的人不同意杨老爷子住在下铺,毕竟这年头半路下车半路上车的事十分平常。

几句话的功夫,几个人就熟悉了。

尤其苏小楼这个社牛,不一会儿就小话痨似得和杨老爷子聊了起来。

许是也没见过这么漂亮的小姑娘,杨老爷子眼里的喜爱都快泛出来了,能坐干部车厢的,本身就都不会差,杨老爷子也有老人家的通病,相处不到三分钟,就开始给小孩子出题考试。

“这孩子聪明啊。”杨啸咋舌,忍不住跟苏卫清感叹:“我还头一回见呢。”

他爷爷可不是普通老爷子,这次回京城是去任教的,之前在部队的时候,多少小孩子到家里玩,都被他爷爷给考走了,没想到火车上随便遇到个,居然和老爷子聊的这么开心。

再看这孩子,顶多五六岁的样子。

爹妈也年轻呢。

“现在恢复高考了,以后聪明孩子会越来越多。”黎善织完最后一针,捋了捋针上得线,掉了个头继续来:“以前的孩子哪里是不聪明,无非是读书没出路,不如早点当学徒工,好歹到了年纪能当个正式工。”

“所以我才说,当初这政策,就不该怎么搞。”杨老爷子一开口就把人吓一跳。

杨啸赶紧凑过去捂住自家爷爷的嘴:“您老可悠着点吧。”

吃亏还没吃够呢?

杨老爷子不甘不愿地闭了嘴,许是想到以前的事了,眉宇间多了几分气闷,恐怕那些年日子过得也不大好,杨啸是个孝顺孙子,服侍老爷子躺下了,才爬到上铺去躺下看书。

黎善织了会儿毛衣便将东西收起来,抱着有点昏昏欲睡的苏小楼躺下来,轻轻拍打着她的背,小声的哄着她睡觉。

刚刚还热闹的车厢,霎时间就变的安静起来。

“你们这是准备去京城读大学么?”杨啸看书实在看不下去,干脆靠在墙壁上跟苏卫清聊天:“我一路上看过好几对你们这样的夫妻,不过他们大多数都是男同志要上大学,女同志多数是送人的,像你们这样夫妻两个还带着孩子,实在是少见。”

“说不定我们是去探亲的呢?”

苏卫清一听也来了兴趣,也不知道这人从哪方面看出他们是去上大学的。

“不会。”

却不想杨啸笃定地摇头:“我这人看得准,你们肯定是去上大学的。”

“从哪方面看的出来?”苏卫清也学着杨啸的样子背靠着墙壁,大床腿挂在床沿,怕叫老爷子看着不雅,还特意坐到了老爷子脚那一边。

“就是一种感觉。”杨啸摇头,真要他说,他也说不出来。

见苏卫清一脸不信,他赶紧说道:“其实我这人特奇怪,有种特别的直觉,你还真不信,我之前还因为这直觉抓住过特务呢。”

睡在下铺的黎善骤然睁开眼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