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98节(2 / 3)

加入书签

给了两个孩子一个孩子五十块钱的见面礼,也算是补贴了。”

俩孩子就是一百块,三个小家庭就是三百块,在这年月来说,可不是小数目。

但去的容易,回来难,人情在于往来,人家总有一天要回礼的。

苏维民的意思是,以后没有特殊情况就不要再拢面了,毕竟人家家里困难,也没见过小楼他们,见了面还要给见面礼,倒不如就此不来往,反正苏家三兄弟天南地北的,唯一一个留在宁省的,工作性质还特别宅,轻易不会上门去。

至于吴梨,那是更不在意了。

虽然给钱的时候心疼,但也没想过靠苏城和苏军去把钱给收回来,这要是她自己亲生的,估计就要抱着上门了,自己的孩子用起来不怕人说闲话。

“大家伙儿都有能力的时候,能帮一把是一把。”

黎善说完就笑了,毕竟自己还欠着两万块钱外债呢。

“话这么说也没错,不过呢,这也是你大伯父特意过来请求的,他呢,这个人这辈子没什么大本事,汲汲营营一辈子,生了几个儿女,大家伙儿过得虽然没有卫清他们哥三有本事,但也算是小家庭和睦,就这个小儿子,当初下了乡,老两口就觉得对不起他,你们这些隔房的哥嫂们都一人给了一百,亲哥亲姐总不能比你们差吧。”

这也算是当爹的智慧了。

开口要求儿女帮衬,儿女们心里肯定恨他,但有个隔房的做对比,这些儿女们也就没话说了。

“卫萍也是个促狭的,也给了五十呢。”

这下子那些外嫁女儿都没借口了。

虽然有些道德绑架,但为了小儿子一家,大房两口子估计几夜都没睡好,再说这钱也是活的,万一小儿子以后缓过来了,这钱也能作为见面礼给其他孩子,这样不要摆在台面上来,就把问题解决了。

而苏卫清他们呢,花五十块钱断了一门不算极品,但也绝对算不上关系好的亲,也划算的很。

只是她没想到,苏维民可是老牌男主,怎么对亲戚关系看的这么淡呢,不是说老一辈人更看重亲缘关系么?

“……以后你们估计不回宁省了,拉一门这么远的亲做什么,再说又没说断亲,以后见了面又不是不说话了。”苏维民给解释道。

黎善点点头,叹了口气,回想起上次见到苏家大房那一支,还是前年去省城拜年呢。

比起意气风发的苏维民,大伯一家确实看起来老了,以前还能跟罗玉秀呛声的大伯母,头发也花白了,反倒是三婶娘一点儿变化都没有,十分年轻。

苏维民这一波操作,直接给黎善他们以后省略了很多麻烦。

苏卫清洗完衣服又带着苏维民去大澡堂搓了澡,回来又洗了一波衣服,这一天下来,光衣服就洗了两大盆,搞得苏卫清郁闷不已。

苏小楼见到了久违的爷爷,也是亲香个没完,吃苹果都是爷爷给喂的,苏维民见到孙女也是一腔关爱无处发散,简直到了苏小楼说啥就是啥的地步,往常晚上苏小楼都会自觉读书一小时,结果苏维民来了,这小丫头直接把书扔脑后了。

苏卫清一边麻木搓衣服,一边听着脑子里系统哼唧唧地抱怨。

自从贺堂暴露自己系统的事以后,这统子就变得有些疑神疑鬼了,但凡出了这个家门,都是不吭声的,不像以前,还经常跟苏卫清聊聊天啥的,现在也几乎不说话了。

这一晚上,苏维民睡在陌生的大床上翻来覆去。

一会儿对儿子儿媳有如今的成就感到万分欣慰,一会儿又为他们的胆大而感到心惊,他是真怕了呀……但是,苏卫清也没说错,国家总不会看着知识断代的。

老祖宗说过,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自己的儿子和儿媳都是大学生……那岂不是古代的状元了?

想到这里,苏维民又忍不住地将脑袋捂在被子里笑出了声。

——

第二天一早,苏维民早早的起了床,就想当初张忆国似得,起床把院子扫了一遍,只是他与张忆国的心境不同,那时候的张忆国是因为孙子要会诊,既紧张又激动,而苏维民就多了好些主人翁意识,将这个小院当成自己的家来照料。

黎善起床后赶紧做了早饭,吃晚饭就去上课去了,顺道还带走了苏小楼。

而苏卫清则是带着苏维民去了其他几个小院。

比起有了人气的小院,其他几个院子就显得空旷又萧瑟,大门紧闭,还挂着大铜锁,院子里倒是没长草,可见平时经常有人过来打扫。

“都是小东忙的。”苏卫清说起这个徒弟,也是满意的不得了。

“那孩子是好孩子,你也不能只叫他做些玩意儿,好歹也为他想想以后得路子。”苏维民知道小儿子是个玩角儿,平时瞧着循规蹈矩,但真玩起来比谁都厉害,他以前在家里打婴儿床的时候,他就知道苏卫清有一手好手艺,虽然不知道跟谁学的,但那花式点子,比谁瞧着都像样。

“我想了的,我们学校不是跟紫禁城那边有点儿关系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