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节(2 / 3)

加入书签

校西门修路,不开放,咱们得绕到五头牛村从东门进。”

闻铃瞬间就蔫了,烦躁不已:“这破路都修了俩月了,怎么还没修好啊?”

但其实她烦的并不是需要绕路去东门,而是需要绕到五头牛村。

四革马村与五头牛村,自古不合,没进入现代化建设改造之前,隔三差五的就要进行一番激烈的械斗。时至今日,两村之间还互不通婚呢,可想而知世仇的深刻与牢固。

要说东辅七中的领导也是有眼光,在哪儿选址不好,偏偏要选在四革马与五头牛村中间的那块地,于是乎,本就不怎么友好的两村关系因为拆迁资源分配不均而越发的水深火热了。

五头牛村指责四革马村偷奸耍滑,以不正当手段抢占赔偿;四革马村耻笑五头牛村鼠目寸光,不懂以小换大。

站在司徒朝暮的角度来说,她觉得就是因为五头牛村的村长鼠目寸光而导致了他们村发展落后。早在十几年前,政府部门派人来和两个村的村长讨论拆迁事宜的时候,他们四革马村的村长二话不说立即答应了,还主动降低了经济上的赔偿条件,以此来多换取本村学生的入学名额;五头牛村的村长却觉得政府给的赔偿太低,想要坐地起价,结果就是人家政府和学校不愿意再跟他谈了,把原本规划好的场地整体西移,仅在四革马村的范围内进行拆迁改造。

最终的结果就是四革马村因为拆迁改造家家户户全富了,家里有孩子的人也不用再发愁高中的升学问题,而五头牛村至今为止还维持着落后城中村的原貌,就连那点儿可怜的入学名额也是因为学校要在东边扩建体育馆,不得不站了他们的一点儿地才换来的。

“读书是个好东西,能让人的眼光变得长远,”这是司徒朝暮她爸在小区建成,他们一家三口搬入新家后对司徒朝暮说得第一句话,“村长就是读过书的人。”

那个年代少有的手持大学文凭的村干部,真正正正的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了。

他们村长甚至还在小区即将建成之际给本村的小区改了个相当洋气的名字:驷马居。

四革马村居民社区瞬间变成了君子亭,其文化内涵程度直接甩出了隔壁五头牛村一百倍不止,就连来附近租房子的家长也更喜欢“驷马居”这种一听就洋溢着文学气息的地方。

基于以上种种恩怨,两个村里面在七中上学的学生也会因为村属性不同而自动分成两个阵营。若非迫不得已,双方绝不会轻易踏入对方的领域半步。

而如今学校西门外的那条路正在扩路,被蓝色铁皮围了个严严实实,四革马村的学生不得不绕到五头牛村的领域从东门入校,忍辱负重就算了,更麻烦的是,原本只有五分钟的路程硬生生的被拉长了两倍。

在司徒朝暮、裴星铭、闻铃三人七嘴八舌地吐槽抱怨修路绕路的麻烦时,背着少儿款粉色书包的周唯月弱弱地插了一句嘴:“我们是不是要迟到了呀?”

正在义愤填膺的三人:“……”

四个人里面,就她一个“小学生”最清醒。

裴星铭:“都愣着干什么,跑啊!”

司徒朝暮却相当冷静:“不急!我有办法!”

闻铃:“你有什么办法?时间逆转大法?”

司徒朝暮朝着他们仨身后一指:“你们看!”在他们仨扭头的瞬间,她拔腿就跑。

闻铃最先反应过来,跟着就跑:“卧槽!司徒你真奸诈!”

司徒朝暮边奔跑边愧疚地对闻铃喊:“我也不想骗你呀,但我和裴星铭一个班,只要我不是全班最后一个到的就行了。”

裴星铭懵了,反应过来后,拔腿也跟着跑,边跑边骂:“我他妈真是小刀拉屁股开了眼了!”然而跑了还没两步,他忽然想到了什么,又转头回去了,书包前背,半蹲在了周唯月面前,“快上来!我背你!”

周唯月特别听他的话,立即跳上了他的后背,抱紧了他的脖子,奇怪地询问:“跑步比赛么?”

裴星铭用双臂揽住了她的双腿,稳健迅猛地冲了出去:“对,跑步比赛,带你赢她们俩。”

周唯月突然就开心了起来:“我给你加油!”

裴星铭唇角上扬,脚步不停:“嗯。”

四个人并不全在一个班,司徒朝暮和裴星铭一起在理科八班,闻铃在文科十四班,周唯月在文科十五班。

开学第一天裴星铭也不用晨训,他先把周唯月送到了十五班,然后才回了本班,虽然迟到了一分钟,但万幸的是班主任不在。

司徒朝暮刚刚放下水杯,后面的同学就拍了拍她的肩膀,把一张纸条递了过来:“你哥给你的。”

司徒朝暮打开一看,上面写着一句话:你猜猜我刚才看见谁了?

司徒朝暮简直无语到了极点:费劲千辛万苦地从最后一排角落传到第三排中间,就为了给她展示一个疑问句?又不是发微信,有话不能直说么?

司徒朝暮叹了口气,从文具袋里面翻出了黑色签字笔,正准备在纸条上写字的时候,班主任老李穿着他那件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