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0节(2 / 4)

加入书签

说,“我和他爸离婚那年他才七岁,遇到赵老的时候十岁,中间这三年,是他最犟最叛逆的三年,我根本管不了他。他不仅听不进去我说的话,还处处跟我作对,故意作恶给我看。那三年间,这村里面家家户户都被他骚扰过,他不是去偷人家的鸡蛋就是去捅人家的鸡窝,要么就是故意放跑人家的马,弄坏人家的摩托车,砸烂人家的窗户和屋顶,几乎都要成了村里面人人喊打的小畜牲了,谁见了他都得恶狠狠地骂一句‘坏种一个’……”言及至此,顾与堤又长叹了一口气,言语间满含无奈与心酸,“我也不是没管教过他,我打过,骂过,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但根本不管用,每当我管教他的时候,他都会用一种充满了怨恨和叛逆的眼神盯着我看,那根本就不像是一个小孩子的眼神,锋利的跟两道钉子似的,钉的我心里发毛。”

“啊?”司徒朝暮越听越觉得不可思议,因为顾与堤讲述中的这个宋熙临和她现在认识的这个宋熙临完全不一样,“他真有这么坏?”

顾与堤一边摇头一边说:“骨子里不坏,心也不坏,但是恨我是真的,恨他爸也是真的,所以才会故意走歪路。”

司徒朝暮无法理解:“为什么会那么恨你们呀?就因为你们离婚啦?”

父母离异的家庭多的是,但也不是人人都像是宋熙临这样偏激呀,就好比闻铃,她爸妈也是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离了婚,但她照样是一个阳光开朗乐观的女孩,更没有怨恨过她父母中的任何一人,即便她爸远在日本,她也没有和她爸彻底断绝关系,一直保持着联系,学业不繁忙的假期还会飞去日本看看她爸。

除非宋熙临他父母的分离另有不为人知的隐情,所以才导致了他的性格扭曲。

顾与堤沉默许久之后,才又开了口,嗓音低沉缓慢:“和我们离婚的关系不大,主要是因为离别。我和他爸让他经历了他这一生之中最痛苦的一次离别,把他永远困在了这座山里……其实小孩子什么都懂,他只是小,不是傻,但又因为他太小了,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这种委屈的情绪,所以从那之后,他就怨恨上我和他爸了,而他爸又不在他身边,所以他只能冲着我发泄怨气。”

司徒朝暮突然好心疼宋熙临他妈,愤慨不已地说:“他好过分呀!”紧接着,又说了句,“他爸也好过分!”

自己一走了之,把宋熙临他们母子俩丢在了大山里不闻不问,臭渣男!

顾与堤却说:“不怪他,也不怪他爸,这世界上太多事情都是身不由己。我和他爸离婚也不是因为不相爱了,只是因为人生信念不同才选择了分开,我们为了各自的使命而活,却自私地剥夺了下一代选择人生的自由。”

其实司徒朝暮没太听懂这句话,咂摸了好半天,才试探着问了句:“你的意思是,宋熙临其实是想跟着他爸走?”

顾与堤再度摇头:“不是的,他只是想走出这座山,他从小的愿望就是去见人外人、去看山外山,但却因为我这个当妈的太自私了,强行把他留在了这座偏僻的大山内。”

顾与堤的神色和语气中充满了自责与愧疚:“在那三年里面,即便他再叛逆,再倔强,但却从来没有逃过学。距离我们村最近的一所小学在五公里外的镇子上,他每天起早贪黑地去上学,哪怕是生病发烧都没缺过一节课。他学习也很刻苦,次次考试都是年级第一,偶尔发挥失常考了年级第二,就会生自己的气,罚自己不吃饭,因为他从小就明白读书是他能够走出这座大山的唯一出路,所以他绝对不能行差踏错一步。”

司徒朝暮:“……”

像是心里突然扎进了一根刺,她一下子就心疼了起来,同时也理解了宋熙临那时的怨恨和叛逆——这世间繁华无量,他想要瞧上一眼竟那么难。

初到东辅的时候,他也一定是极其不适应的吧?

大的地方不说,就连最基础的科技馆、少年宫、博物馆他都没有见过吧?地铁没有坐过,共享单车没见过,就连浴霸也不会用,只知道关门开窗户……还有,第一次月考过后,当他发现自己在当地年级第一的水准到了这里之后只能勉强排在中游位置,内心又是何感想呢?是震惊和错愕?还是备受打击?或者是感受到了冲击力十足的落差感?

东辅和他所生长的世界大相径庭,他除了陌生和茫然之外,是不是还会有些许的不安和畏惧?

怪不得初来乍到之时他那么的不近人情呢,自我封闭也是一种自我保护。

“那你、为什么、不让他离开这里呢?”司徒朝暮困惑又不解。

像是在一直等待着这个问题似的,顾与堤先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极为坦诚地回答:“因为当时我没有锻好自己的心,我实在是太固执了,一意孤行地选择了留守老家,还强迫我儿子跟着我一起留下,我偏执地认定这就是最正确的选择。”

她没有为自己辩解一句,坦坦荡荡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然而她的目光却是凝滞的,明明是在看向司徒朝暮,却又带着一股穿透感,像是穿透了岁月,对着过去和未来的某个人说。

或者说,这些话已经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