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7节(2 / 2)

加入书签

“我来修。”

“啊?”郎洋洋抬头看他。

蝴蝶标本还能怎么修?

庄硕露出自信笑容:“莲子我都给你找到了。而且修修补补是我最擅长的事,相信我。”

郎洋洋嘴角终于上扬,眼睛笑得弯弯,左右看看确认周围没有人,快速在庄硕脸上亲了一口。

“谢谢!”

要去的地方叫陈家寨,之前庄硕提过一次,说是跟农场是挨着的,也有不少陈家寨的村民在农场工作。

这也算是庄硕的人脉。

沿着农场的主路一直往里面开,到宿舍区面前的十字路口右转骑八百米左右就是农场和陈家寨的交界处,出了农场就是土路了。

长溪市常年多雨,每年都重新填土,但雨水一冲,每年都破破烂烂。

郎洋洋手里还捧着那只破碎的蝴蝶,只能一只手抓着庄硕的肩膀。

“陈家寨也不大,但风景还可以,是个布依族寨子,现在还有好多那种木楼房呢。”庄硕一边骑车,一边嘴里也不闲着。

“那个鱼塘我看着挺大的,得有一亩地多点,没人打理了。年轻人出去打工,就剩一些老人小孩。”

郎洋洋嗯嗯应着,想起以前还在上班的时候,那么大的公司,也瞧不见几个四十岁以上的同事。

长大了离开家乡去谋生路赚钱,年纪大了离开公司,这些人去哪里了呢?

郎洋洋小心护着蝴蝶,颠簸个七八分钟就到村里了。

村里的路一部分是水泥路,一部分还是泥巴路,到处静悄悄的,连狗叫声都没有听到。

“好安静啊。”郎洋洋说。

庄硕把熟练地拐过一条巷子,荷花塘就在眼前了。

郎洋洋看着激动起来,不自觉探头去看:“好大啊,这么多。”

庄硕:“是啊,这寨子里面还有一处小瀑布,夏天还有水潭可以玩水,其实挺不错的。”

停好电动车,两人沿着荷花塘转了一会儿。

“莲蓬也好多。”郎洋洋说,但是没有工具,两人也不敢下池塘,只能看着不能采一朵来试试味道。

庄硕正想着打个电话叫人的时候,有人在后面喊“庄哥”。

两人齐齐回头,看到一个穿着格子衬衫和牛仔裤,扎着马尾的爽朗女生看着一根竹竿走过来。

庄硕回她:“小陈来了!”

说完小声跟郎洋洋解释:“这是村里的大学生村官,陈静云,比我们都小,叫小陈就可以。”

陈静云扛着竹竿,步伐矫健,三步并作两步就走到了池塘边。

“刚想着你们应该到了,这就是郎老板对吧?”

郎洋洋忙笑着打招呼:“小陈你好,叫我洋洋就可以。”

陈静云已经和庄硕聊过池塘的事情了,这是给村里增收的事情,她挺热情,把这件事包揽到自己身上来。

“我先给你们摘两个尝尝。”

说完她伸出竹竿,用竹竿顶部的岔口卡住莲蓬杆杆,手腕轻轻一转,莲蓬杆断掉,把竹竿收回来。

郎洋洋拿下莲蓬,掰了一块给庄硕,又掰一块给陈静云:“给。”

陈静云接过来:“去年我摘过好多,味道都是好的,这荷花塘很多年了。”

郎洋洋剥了一颗吃。

这莲子落地都不到一分钟,说是把夏天吃进了嘴里都不夸张,清甜得不像话,这个脆嫩的口感比当时电视台的原料还要好。

陈静云观察他们两个的神色,补充说:“这一片能长到十月份,吃一个夏天没有问题的。”

郎洋洋看向庄硕,庄硕马上明白了是什么意思。

虽然庄硕和陈静云也认识快一年了,算有点交情,但生意是生意,而且还是郎洋洋的生意,他不会自作主张。

庄硕先问问情况:“那如果承包的话是什么条件。”

陈静云笑:“庄哥,这荷塘都没有人打理,要包的话价格肯定给你便宜的,但是村里的意思是整个荷塘都包给你,时候到了你想挖莲藕也行,捞鱼也行。”

莲藕和鱼他们都不需要,但村里要打包一起。

又问了一下价格,两人说回去商量一下,临走前陈静云让他们等一下,给他们一袋子莲蓬让他们带回去吃。

陈静云送他们出去,路上闲聊:“洋洋哥是要这个莲子做什么的?”

郎洋洋:“我开了个甜品店,用来做甜品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