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6节(2 / 2)

加入书签

读出来了一点无奈, 一点庆幸, 一点迷惑, 以及一点期待。

独独没有“悲痛”。

这就很值得寻味了。

倘若上将先生真的已遭不测, 吴医师不太可能是这样的反应。

冉溪正想着还可以怎么再问问, 吴医师已经收好东西准备离开。

原本也要出门的冉溪便同他一起了。

冉溪是要去看看小汪。

之前海角镇没休业的时候, 冉溪会选没那么忙的晚上, 回答小汪复习时标记出来的问题,再给他补补课。

现在镇里没那么多事了,冉溪就和小汪约了白天的时间,大概两三天集中辅导一下。

吴医师并不是海角镇的居民,所以冉溪没有向他解释得太详细,只说要去给一个年轻人看下功课。

没想到,吴医师直接道:“哦,冉老师是去帮小汪补习吧?我听小妍说过。”

冉溪想了几秒才明白过来,吴医师所说的“小妍”,就是章阿姨。

章阿姨的本名是“章妍”,但日常大家都不会这么称呼她。

看样子,章阿姨和吴医师之间的关系也不像之前那么差了?至少能有来有往地说下镇里的八卦?

说起来……之前吴医师经常抱着海草来找章阿姨,吃了闭门羹也不泄气……

他应该是挺喜欢章阿姨的吧?

对了,他方才说过,对于他的“所爱之人”,“裴先生有无以为报之恩”。

刚刚自己并未意识到,吴医师说的这人,或许就是指章阿姨。

而章阿姨曾经说过,是裴上将救了她。无论是从物理层面,还是从心灵层面。

物理层面,裴上将驱逐了海妖,还给了边境一个宁静。

心理层面,裴上将让章阿姨学会了编织,让她找到了新的价值。

学会了编织……

编织!

冉溪的心里,忽然如惊雷炸过般意识到了什么。

他停下脚步,请吴医师先走,自己匆匆一拐,赶到了蘑菇零食铺。

蘑菇屋的窗户上,依然挂着小人鱼做的那串贝壳风铃。

此时已是12月份,温度一日凉似一日,风也不复往昔的温柔。

冷风吹过,风铃摇晃,叮当作响。

当时,章阿姨看到这串风铃就脸色大变,询问这风铃是谁做的,还说这风铃的制作手法,和裴上将的一模一样。

后来章阿姨听说这风铃是幼儿园小朋友的成果,便推测这是被裴上将帮助过的某个孩子,收到过裴上将赠送的风铃,再模仿着做了出来,只不过模仿得惟妙惟肖全无二致。

而自己当时也认为,小弋在婴儿时期曾经被裴上将救过,所以章阿姨的推测是合情合理的。

可现在自己已然知道——

小弋本身就是裴逸精神力损伤后的“缩小版”,哪里来的婴儿时期,又哪里可能在婴儿时期被裴上将拯救?

这个推论的前提就不成立!

既然如此,小弋,或者说裴逸,又是怎么学会“裴上将的制作手法”的?

总不可能是成人版的裴逸,跟在上将先生旁边,一般一眼地学习如何做风铃吧?

而且冉溪知道,成人不同于幼儿,无论再怎么模仿,在这类手工艺作品上都会留下自己的个人特色,不可能和另一个人完全一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