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9节(1 / 3)

加入书签

两人的对话引来了一声轻笑,却有人补充了一句:“他确实可以靠脸吃饭,却不小心考上了京大。”

记者们:“提这茬做什么,看脸已经让人很自卑了。”

记者们注意到,顾熠登场的时候,海外记者的镜头一直没有停过,就算红毯快结束了,依然有记者操着蹩脚的「gu」请顾熠看向他们的方向。

“有没有发现,东西方审美其实是共通的?好看的人就是值得多拍两张照片。”

“他们现在是这样,拍电影的时候就不这样了。”《ovie》记者叹了口气,“最近的那部《孤胆杀手》你们看过没有?这是从哪儿找的丑娃娃,还非得安排一个亚洲人的角色。”

“他们只配看丑人,咱们就不一样了,咱们有顾熠可以看。”

这么一对比,记者们立刻就满意了。

他们采访海外的颁奖典礼多,看的海外影片也多,客观来说,近几年的大片里,亚洲面孔的演员和好看都沾不上边,他们每看一部这一类的片子,就要看其他电影洗洗眼睛。

《一枚信笺》被选中的几率最高,因为沈遥的妆造相当不错,顾熠的表演又很容易让人沉浸到影片里,只要看上一遍,立刻把丑人忘光光。

165 获奖

al红毯的明星造型被传回国内,既包括媒体精修过的照片,也包括外网的生图,作为男主角提名人之一,顾熠自然是众多媒体关注的对象。

“生图能超过精修,不愧是我顾老师!”

“很久没看到顾老师穿西装的样子了,忽然有点希望顾老师拍电影。”

“+1,这身高,这线条,顾老师美颜盛世!”

顾熠在红毯走了一圈,他挥手微笑的图被抓拍了下来,几个小时内,粉丝们纷纷换了头像。

比起刚出道时,顾熠身上少了一分局促多了一分从容,却又不会让人觉得油腻。

《ovie》杂志的出图附带一份对顾熠的采访,在采访中,顾熠表示他有拍新片的计划,是和偶像这份职业相关的故事。

“新片!偶像故事!我很想看顾老师演帅哥。”

“帅哥就该多演点青春片,不觉得《孤独学神》很适合吗?我心中的有一本神文。”

“《孤独学神》的版权是不是刚卖?求作者大大考虑一下顾老师。”

《孤独学神》同样是一个知名度颇高的ip,版权卖出去之后,书粉们就在替作者挑主角人选,顾熠这个名字极频繁地在书粉们的建议中出现。

毕竟《一枚信笺》可以说是改编界的范本,像顾熠这样有颜有演技又贴角色的演员屈指可数。

网文ip主角大多很年轻,但年轻演员的演技通常跟不上,演技能跟上的,年龄又往往不太符合。

《孤独学神》的作者自然看到了书粉们的留言,她不由在心里苦笑一声。

她当然清楚顾熠合适,可顾熠是轻易就能请到的吗?

顾熠口中的新片就是《偶像之死》,合同已经签过了,剧组一直在等顾熠的档期,之前顾熠回京大读了一年书,本以为剧组会挑其他演员,但最终,合同还是归了顾熠。

对《偶像之死》剧组而言,等待只是多花些成本罢了,电影如果真由顾熠主演,对剧组的好处只会更多———这是《星际觉醒》票房大爆后顾熠接拍的第一部电影,整个电影圈都在关注顾熠的动向,这让《偶像之死》天然就有无数关注度。

除此之外,电影还未开拍,来自各家电影公司的资金已经把导演震撼到了,不夸张地说,这是他当导演以来第一次嫌经费多。

真的,这只是一部平平无奇的娱乐圈电影,戏中戏都没有多少特效,真的不需要商业大片的规模。

还有一个难题是———各大经纪公司还非要往他这塞演员,有各家看好的新星,也有人气颇高的偶像,导演其实挺意动,毕竟各家公司推的演员都挺好看。

但长相是长相,演技是演技,这些演员要合作的是顾熠,就顾熠的演技,会不会把这些人吊起来打?

但不管怎么说,《偶像之死》的导演的确是眼下娱乐圈的第一香饽饽,演员们极力争取他的青睐,经纪公司同样使出浑身解数。

“那是冲着我来的吗?是冲着顾熠。”导演感慨一声,“顾熠这个年纪,票房号召力当真有点恐怖。”

“但像这样全找年轻演员的剧本也少。”编剧道,“电影圈里,年轻演员的机会还是少了点。”

“所以有机会就得牢牢抓住,顾熠不就是抓住了机会么?”

“只有一个顾熠。”

《一枚信笺》崭露头角,《杀机》和《山花》又有奖又有票房,之后再来一部票房破记录的《星际觉醒》,整个娱乐圈都没有演员和顾熠走一样的上升路径。

太快了,又太猛了。

《偶像之死》的角色之争甚至延续到了顾熠这里,准确地说,是有公司借着和袁承的交情到顾熠这里推荐演员。

导演主要是为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