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98节(1 / 3)

加入书签

严锡泽在剧组只剩一场戏,他并不确定聂树生会不会把这场戏剪进电影里,但拍还是要拍的———吴昆被行刑时百姓相送,士子们赞他为民请命。

王朝灭亡后,吴昆的确被后人写进了忠臣传,他的目的也达到了。

接《亡国之君》前,严锡泽没有演过吴昆这种类型的角色,他演员生涯接的绝大多数角色都是主演,要么是正派角色,要么就是程灏那种性格复杂的角色,他接了这个角色,除了积极响应聂树生的召唤外,也有做些新尝试的想法。

演员是有瓶颈期的,如果戏路没有拓宽,或者知名度没有攒够,上了年纪之后慢慢就只能演配角了。

然而,瓶颈期对于严锡泽这个级别的演员并不适用,他依然能够接到同年龄段的男演员里最好的角色,哪怕是演反派,他都能接到很有魅力的反派角色。

通常来说,片方不会给他一个像吴昆这么不讨喜的角色。

顾熠:“……”

他听出来了,严锡泽话语里是有那么点凡尔赛的。

但顾熠自己同样是如此,他目前所演的角色类型都不相同,剧组很愿意请他演不同类型的角色———从此前顾熠接片的规律来看,他此前没有尝试过的角色更可能吸引他。

不过剧组不会给他不吸粉的、没有魅力的角色。

这也属于顶层演员的特权。

顾熠或许会把它当成理所应当,但对绝大多数演员而言,演艺之路并没有那么好走。

严锡泽和顾熠讨论了好一会儿角色,顾熠演的片子严锡泽都看过了,而严锡泽的片子顾熠也看了一大半,基本是一提到某个角色,鼻子立刻就能反应过来。

“对了,我突然想起一件事。”严锡泽拍拍顾熠的肩膀,“你是不是发了篇论文?”

顾熠:“很久没发了,怎么了?”

一提到论文,顾熠声音不自觉间放低了。

《亡国之君》剧组有位演员叫傅年,对方年龄挺大,资格也老,而在过去,文艺圈和科学的圈子并没有太大的隔阂,包括严锡泽的妻子也是大学老师,但偏偏,傅年只是艺名,他本名姓朱。

没错,他是朱教授的堂弟。

当他道明关系的时候,顾熠只觉晴空一道霹雳,他在剧组里表现得越好,就觉得傅年笑眯眯地盯着自己,好像在说———演得不错,论文呢?

有回大家一起在剧组食堂吃饭,傅年就和顾熠说,他搞化学太浪费了,改天和朱教授说一声,专心致志当演员就行,毕业之后去他们话剧院考个岗位,顾熠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是学历高,也拿了国家级奖项和世界级的奖项。

虽然云星奖规格很高,但在傅年这位老前辈眼里,只属于国家级奖项,最大的作用就是评职称。

所以他不在乎拿一次奖还是拿两次奖,评职称嘛,用一次就够了。

顾熠:“……”

从未想过云星奖有朝一日会如此朴素。

但他依旧如惊弓之鸟一般,生怕一不注意傅年就把他卖了。

那回吃饭之后,他亲爱的导师就发来了邮件,让顾熠也在研究上花些心思,导师平时不diss顾熠的「兼职」,这回倒隐晦地提了一句,意思是文艺圈人太复杂云云。

更是直接diss他的堂弟:“他又没当上院长,口气那么大?”

朱教授本人是当过化院院长的。

问题是,他这个院长和人家的院长不一样,人家院长就是老大,他这个院长上头还有校长。

所以最近聊到论文的事,顾熠一直小心翼翼的,傅年和朱教授他一个都得罪不起,还要小心被两边扫射到。

“我有几个海外的朋友联系我,问这个人是不是你?”

严锡泽给顾熠看了一张截图,截图上是一则英文报道,说al影帝和《anw》论文的撰写者是同一个人。

“好像……是我?”

严锡泽一脸羡慕:“你这al影帝的售后期挺长。”

顾熠靠《山花》拿al影帝,之后又因为《星际觉醒》的上映在欧洲刷了一波脸,加上crown在海外的知名度,在欧洲市场上,顾熠的确有一些知名度。

这次被媒体报道后,顾熠的知名度又涨了一波,他不仅收到了来自好莱坞的橄榄枝,西欧的导演、演员想和他合作的也有好几位。

当初顾熠拿al影帝就让严锡泽很惊讶,主要是顾熠跑得太快了,和对方合作《杀机》时对方只是一个新人,一眨眼却跑到了他前面。

当然,《星际觉醒》票房破60亿以后,就连严锡泽也无话可说了。

娱乐圈有一句名言,叫小红靠捧,大红靠命。

严锡泽认识顾熠算久的了,从他的角度看,顾熠压根没被捧过,他和张繁聊起顾熠,都觉得对方的职业生涯总结起来很简单:

拍一部电影,票房爆了。

出一张专辑,销量爆了。

拍一部电影,票房爆了。

无限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