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09节(1 / 3)

加入书签

顾熠:“别。”

“上课的感觉怎么样?”李煦也笑眯眯的,“我们货真价实的顾老师。”

顾熠:“还不错,但是不想来第二次。”

“你导师估计不会肯的。”吴庆春道。

顾熠只能默默叹气。

没办法,耀眼的才华是很难被轻易遮盖的,都怪他本人过于优秀。

《孤独学神》的拍摄仍在继续。

电影里,刘风起的研究让人嫉妒,他受到了很多人为的阻碍,但已知的一项重要项目需要用上他的研究,尽管被百般阻挠,他的才华终究为世人所知晓。

“ok,很好。”

严济闽拍了拍手:“下一场继续。”

电影着重刻画刘风起「学神」的一面,在严济闽对角色的设定中,身为学神的刘风起和平时的刘风起完全不同,前者更富有魅力。

顾熠恰到好处地演绎出了这份魅力。

拍摄进行中时,就算大脑中清晰地意识到顾熠是在演戏,可他显然已经把刘风起这个角色的内核掌握住了,那份专注感、热爱,和飞速运转的大脑,以及脱离了学神身份的日常的反差感。

刘风起这个角色出场的时候或许会让人讨厌,但角色越拍越深入,他越是让人讨厌不起来。

吴庆春小声和导演嘀咕:“小顾是越来越会演了。”

从《一枚信笺》到现在的《孤独学神》,顾熠的进步可谓飞速。

尤其是拿捏角色的那份自如感,吴庆春只在比他资格还老的演员身上见到过。

这场戏里,一个重大项目已经到了关键一步,却还差一个扭转它的契机,项目执行人心急如焚,但以目前的研究,的确很难达成目的。

吴庆春演的是某个一直看不惯刘风起的老师,周围人已经把刘风起的名字挂到嘴边了,他却仍在阻拦。

现场的氛围很凝重,很紧迫,所有人都焦急地等待着,那位老师同样也扛不住众人对刘风起的期盼,最终把这件事寄托到刘风起身上。

拍这场戏时,顾熠神色平静———在《孤独学神》电影里,刘风起多数时候都是这一个表情,看起来很像面瘫,剧组没请到顾熠时,导演的确考虑过找一个面瘫脸来演。

但转念一想,面瘫脸演面瘫确实可以,但演出刘风起的热情就很难了,譬如这场戏是一个经典的爽文情节,换成其他演员来演,就像在热情的场面中泼了一盆冷水。

严济闽看向场中,顾熠演绎的刘风起依然是往常的模样,但一个个数据自他口中列出,一个个漏洞被他点明,他就像一台毫无感情的机器,只承担着输送数据的职责。

“这就好了?”项目负责人一脸惊讶。

刘风起终于给了对方一个眼神,但他眼神的仿佛看智障的含义也被对面捕捉了。

“很简单。”

离开研究后,刘风起就成了一个普通人,负责人喊他「刘老师」,热情地拉着他去吃饭,在这个时候,虽然不易察觉,刘风起眼中却有着一丝慌张。

……

《孤独学神》原本的拍摄周期就不长,演员们互相配合的话,拍摄周期更是被缩短了。

京大本身的学习氛围就足够浓,剧组人员不够的话,临时拉两个学生当群演也容易,加上顾熠是自己人,校方也愿意大开方便之门——《孤独学神》这个项目拖了挺久,不管是定演员还是定拍摄时间,但拍摄正式开始后,导演严济闽发现,就连拍摄经费都节省了不少。

他很确定,如果不是找了顾熠当主演,拍摄绝对不会这么顺利。

“顾熠,喝奶茶吗?”

顾熠正在读剧本,李煦跑过来问他。

顾熠指了指严济闽。

李煦低声道:“喝一两次没关系的,你们京大就是好,奶茶都比我们学校好喝。”

顾熠:“你的滤镜会不会太深了?”

李煦简直成了京大吹,他当年参加的是艺考,但文化分也不差,在京影,他也是品学兼优好学生的代表,只是演员事业一直不太顺遂罢了。

“有奶茶,怎么不叫我?”方淮不知从哪听到风声,鬼鬼祟祟钻了进来。

他最近有点害怕严济闽,因为前几天和李煦两人半夜打游戏吃烧烤被严济闽抓到了,严济闽看着好说话,对付起年轻演员来却相当有一套。

顾熠也不知道严济闽做了什么,方淮见了他就像老鼠见了猫,拍摄越多越老实。

大概是刚毕业不久的原因,方淮是《孤独学神》剧组里性格最活泼的,其他人都没有他闹腾,他一开始还安安静静的,和其他演员熟悉后就慢慢露出了本性。

顾熠看了一圈,点了一份冰的、茶底浓郁的,晚上要继续干活,喝点提神的东西。

《孤独学神》的拍摄到现在已经结束了一大半,顾熠翻着剧本,把需要注意的地方标记下来。

拍了几年的戏,顾熠的经验已经很丰富了,不过他还是保留了自《一枚信笺》开始养成的习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