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55节(1 / 3)

加入书签

夏师兄《jacs》早就发了,他整个博士期间的研究就是奔着一篇《nature》去的,所以他最近看谁都能上《nature》。

顾熠觉得,在夏师兄眼里,他的脸大概已经长成了《nature》的模样。

朱教授的意见是,顾熠可以尝试投一下《nature》,在那之前,他的研究还有需要完善的地方。

“上《nature》不容易,但是《jacs》问题应该不大。”

顾熠和夏师兄读博的初期,两人的研究就和朱教授的领域分开了,朱教授会给相关的意见,但研究究竟如何进行下去,还是由两人自己来决断。

所以化院公认的是,当朱教授的学生会比较辛苦,但出成果也比较快,他不是那种把学生当苦力用的教授,相反,在对学生的推荐上,他可谓不遗余力。

不仅对顾熠两人如此,朱教授对其他学生也是一样的态度。

顾熠自己原本是打算投《jacs》,毕竟有过经验,再投一次是顺水推舟,不过他仔细琢磨了一番,觉得投《nature》也未必不可行。

主要是———在他纠结投前者的时候,夏师兄会用充满威压的眼神盯着他,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

顾熠:“……”

他把组里的师弟师妹们都带上了。

顾熠眼下还是博士,组织课题组申请项目还有难度,但他目前的研究形式和课题组区别不大,他自己做一部分研究,师弟师妹们再做一部分,再出研究成果。

朱教授建议过顾熠申请项目,但他偏偏错过了报名时间。

现在这种状态的好处是,自由度更高,而且顾熠本质上不是导师,他没有压榨师弟师妹们的权力,就算他想压榨,朱教授也会过来监督他。

朱教授对于压榨学生的行为深恶痛绝,虽说这样有利于导师出成果,但自己受过压榨的,很可能继续压榨学生,一代传一代,除了科研外,学生自身要承受太多不必要的压力。

他自己就经常给顾熠钱,虽说顾熠不差钱,但只要是顾熠该得的,哪怕几百块钱,他都不会少给顾熠一分。

这个月的某一天,顾熠觉得论文差不多了,就给《nature》杂志社投了稿。

接下来是漫长的审稿期,但对顾熠来说,他也可以短暂地休息几天。

一部电影拍完就是结束,但研究的尽头是无限的。

254 消息

“顾师兄,在吗?帮我看看论文。”

顾熠在啃苹果,师弟前脚还在微信问他,只过了几分钟,对方的身影就出现在了门口。

顾熠指着一边洗好的苹果:“吃吗?自己拿。”

泡实验室久了,每天动脑,不吃东西根本扛不住。

顾熠在学校就住博士宿舍,单人间,夏师兄在他楼上,平时有事找导师也方便,朱教授人只要回了京市,多数时间都在学校里。

顾熠自己平时也不爱出去溜达,就算在宿舍里,他一般也是看文献,师弟们要找他的时候,自然知道能在哪里找到他。

师弟的论文上已经有了朱教授的修改痕迹,但他依然有不明白的地方,就来问了顾熠。

顾熠很好说话,是他的师弟师妹们公认的。

其实夏师兄也很好说话,但夏师兄这几天不在学校,这种情况下,顾熠通常是第一选择。

两人一边看论文一边低声讨论,咬苹果的声音时不时响起来。

一般来说,师弟们要么不来顾熠宿舍找他,一找就是几个小时,翻文献,查资料,偶尔顾熠还会给朱教授打电话———这活儿其他人不会干,顾熠和夏师兄最敢。

“顾师兄,我这篇想试试《jacs》,你觉得可行吗?”

顾熠点点头:“可以啊。”

“那我到时候要投了,你再帮我看一看。”

顾熠一口应了下来。

他之前投给《nature》的那篇论文还没什么声响,他等着杂志方的回信,不过他手头已有的研究还不能停,这和论文能不能发关联不大,该做的研究还是得做。

又过了一阵,顾熠又憋出一篇论文来。

朱教授这下都挑不出顾熠的毛病了,以写论文的速度来看,顾熠在博士生里算是很快的了,而且顾熠并没有水论文的心思,研究都是踏踏实实在做的。

只是相比前一篇论文,他这篇新论文的切入点很小,属于边边角角的研究,看起来像是民科论文,但读着读着,文章本身的趣味就体现出来了。

顾熠在arxiv上先投了一遍。

按这篇论文的体量,想发《anw》和《jacs》都有些难度,但客观来说,这个想法本身还有点意思。

arxiv上每天有无数篇论文,顾熠空闲时间不多,但只要有时间,他都会登陆网站看一看最新的研究进展。

对于研究者而言,arxiv起着宣传广告一样的作用。

顾熠只负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