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7节(1 / 2)

加入书签

她与娘家的联系并不紧密, 心中对父母有积怨,只有不得已尽孝道之时才会至贺府, 与王氏交流更是少之又少,唯有上回她打听盛京闺秀时, 王氏曾与她说了几句,并未深交。

更何况这冬日天寒,交好的夫人们都少有走动。

贺锦兰只觉古怪, 缓缓行至门口才舒展眉头, 大方得体地迈过门槛。

满头珠光宝气的王氏瞧见她,站了起来,面上……也说不上如何,但笑容似有勉强。

两人寒暄片刻, 接着说起近来家世与盛京近况, 聊了有一刻钟, 贺锦兰表情淡下来, 直接问道:“大嫂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她还要去远儿院子问……

王氏叹了口气:“这不是因昨日遂远之事而来。”

贺锦兰闻言坐稳了:“昨日何事?”

“你也知昨日长公主办宴, 为这些小辈们牵红线, 遂远他……大概与刘府的二姑娘起了些误会,冒犯了人家, 昨日午后刘夫人来府中坐了坐,脸色不大好。”王氏悄声道,像是在说些见不得人的事情,“你有心结两姓之好,这误会不可谓不大。”

贺锦兰眉头一拧:“大嫂慎言,我何时说与刘家结两姓之好,此言对刘家姑娘名声不好,往后莫要再谈。”

王氏一愣,打了一个磕巴:“可、可京中都在如此传,上回你不是说……”

“传何?”贺锦兰打断她。

王氏道:“言你满意刘家二姑娘,有意让她进门。”

“胡言乱语!”贺锦兰瞪大了眼,掌心拍了下桌,回忆了一番这刘二姑娘,愠怒道,“我分明只在数月前私底下打听过小姑娘,眼下远儿无需我担心,如此传言岂不是平白惹臭人小姑娘的名声。”

况且,远儿与尺玉娘的婚事还不见影踪,如何传言着实烦人。

“竟有如此长舌之人!”贺锦兰气道。

王氏视线落到了别处,半晌,皱起眉心试探问道:“如此说来,遂远好事将近?”

“自然。”

“是哪家姑娘?”

贺锦兰顿了下,道:“不好说,待二人成婚之时,大嫂便可知晓。”

落在王氏耳中,便以为姑娘的家世低,苦口婆心劝道:“遂远的婚约,你可千万要好好把关。你瞧静乐当初嫁了一穷小子,如今只能待在一小地方,遂远起码要门当户对。”

她劝着,贺锦兰冷着脸敷衍了几句。

最后王氏话锋一转:“……至于宋家与刘家的误会,娘的意思是,遂远到底是男儿,还是你亲自登门解释清楚为好,总归两位大人同朝为官。”

贺锦兰攥紧手中帕子,冷笑了一下。

王氏转达完后并未多坐,离开了宋府。贺锦兰静坐了片刻,忽地伸手将茶杯扫落在地,四分五裂。

侍女不知为何,纷纷劝道:“夫人息怒。”

贺锦兰阖眼撑住额角,胸膛激烈起伏。

方才乃假装,眼下她真的气极。她的父亲母亲,谋划了她的婚约不算,竟然将手插到了遂远身上。那刘二姑娘,不正是王氏介绍予她,这流言又能是谁传出。

与当初的她何曾相似,有青梅竹马,却被亲娘推入水中让其他男子相救,流言一起,只能嫁。遇到宋文行是她之幸,却也曾满目疮痍。

她到底低估了父母,连咸少接触的远儿都要算计,当年断得还是不够彻底。

鹤栖院。

过午后,满院麻辣飘香,天寒更显那一方暖。

若说云休回到镇国公府,有何处不适应,便是一应膳食皆有为医的爹爹把控,清淡、滋补,小猫的嘴巴被养重口了。

故此宋遂远让小厨房做了些调料重的菜。

宋遂远坐到桌旁时,鼻尖都不免有些发痒,他虽然未少吃辣,但铺满桌也确实少见。

尺玉更是:“阿啾——”

宋遂远抬眼,对面云休抱着崽,听到他打喷嚏又抱远了一些,不过崽像了他爹,打过喷嚏又看着一桌红彤彤、油亮亮,圆眼睛里满满渴望,小胖手往嘴巴里塞一下:“啊呜!”

“啊呜也无用,这些你都不能吃。”云休重新靠近坐下,挥一下手。

尺玉闻言,小胖脸黏糊地蹭过去:“爹~”

云休弯起眼笑,故意曲解他:“好,爹爹啊呜。”

“哇啊吧啦哇!!”小奶音生气。

宋遂远轻笑,抱过气呼呼的小胖崽,在他撒娇之前道:“爹爹说的对,尺玉太小,再大一些才可以吃。”

尺玉哼哼唧唧,但还算听话,不再闹腾。

“哇!尺玉偏心父亲!”云休道。

爹爹说就不管用。

尺玉转头就趴在了父亲怀中,十足亲昵,宋遂远扬了下眉,护住了柔软的小脊背。

云休故作叹息:“爹爹伤心了,所以要全部吃光!”

宋遂远含笑揉了揉尺玉的脑袋,小崽子在他怀里气出小猪哼哼,他眼看着云休兴致高昂还想打趣,忙食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