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2节(1 / 4)

加入书签

人家的职业要求她这样,关师傅又能说什么呢?

关师傅考虑了一番,给程程推荐了一个人:“你去找于博,他擅长用枪棍,剑剑也耍的马马虎虎吧。”

“要我说,他的剑还是太花架子了,没什么实战意义,但拍戏的话挺好看的。”

程程知道关师傅说的是谁,自从开始练武一来,这个不大的圈子程程是越来越了解了。在‘武林’有名气,同时还涉足影视的人,来来去去就那么些,程程已经能做到‘如数家珍’了。

于博是最早进入武行的内地演员,他本来也不是演员,而是个从武术队退役的工人。遇到剧组招会武术的演员,他出于爱好去试镜,这才进入这一行,而那个时候他都已经四十岁了。

后来他倒是在大小荧屏上活跃了十几年,知道年近六十才停止拍戏。

也因此,他对于程程这一代年轻人来说是比较陌生的,程程也是开始练武才知道他的。

于博现在已经不拍戏,也不做武指了,但还带学生。这倒不是他的工作,而更像是他打发晚年时光的消遣,就和毛裕民老师收学生是一个道理。

本来,有关师傅这个熟人的推荐,程程去找于博师傅学剑应该不难。但问题是,回档重来,关师傅这边就是‘陌生人’了,又谈什么推荐呢?所以再回档,程程只能按着从关师傅那里得到的地址和联系方式找到于博老先生,先碰碰运气吧。

就算一次拜师不成功,程程也不怕,反正她可以不断尝试。再大不了,换个人学也是一样的。她不过是学一点儿剑法用于拍戏,以她现在的程度,只是入门而已,找别人学也差不了多少的。

但没想到,拜师还挺容易的。

“你这谁告诉你在这儿找我的?”程程表明了来意,于博的语气很平静。

他这不大不小的四合院,闹中取静,在京城有这么个房子,家底可不薄。最重要的是,这样‘大隐隐于市’,还真不好找。

程程正想着要不要拿‘关师傅’应这话,于博老先生就打断了她:“算了,我不问了,终究是那些人你要学剑啊?”

程程点头。

于博老先生又问:“你之前学过什么拳脚没有?”

“学过长拳和一点儿寸拳。”程程回答的很保守。

于博老先生沉吟了一声:“嗯这样的话,咱们就先试试,要是合适,又处的来,再说长期学的事儿——我有个话说在前头,我现在已经不收徒弟了。教归教,你这是不算正经弟子的。”

程程本来也就是学艺而已,且不说她不知道这样一个师徒名分,能谋取什么(于博在业内还是有一些徒子徒孙的)。就是知道了,她也不会做此想!当即非常痛快地答应下来,然后就申请开始学习。

“你还挺心急的”于博老先生也有些乐了,不过他倒是挺‘理解’程程的:“也是,你们现在拍戏不比我们那时候,我们那个时候还能集中起来学习。你们现在这个和港台那边挺像的,时间紧、任务重,说要开戏就要开戏。”

于博老先生是从内地出来的,但那个年代是香港影视的黄金年代,他也参演了很多香港影视剧,对于香港同行的工作方式非常了解。

于博老先生带着程程在院子里,让程程热身,也是看看她的底子的意思。程程从善如流,热身一会儿,然后就打了一套长拳——也没有很用力地打,毕竟又不是和人对练,就是打一套拳而已。

但于博却从这一套拳里看到了很多。

程程的桩扎的很稳,整套拳都没有什么坏习惯这些都没什么,因为很多人都能做到这个程度。真正让于博印象深刻的是程程的眼神,以及那种正确发力的‘感觉’。

程程的眼神让他觉得像是一把收在剑鞘里的剑,本身很锋利,只不过这个时候没有显露出来,于是更显得举重若轻。至于正确的发力所带来的那种感觉,这在年轻武者中就更少见了。

考虑到程程是个演员,而且也不是从小练武的那种,这就很难得了。

“不错不错,咱们过几招。”于博原本还没什么兴趣的,这个时候觉得有点儿意思了。上前架起形意拳的架势,于博的枪棍更出名,有‘枪王’的外号,但就和所有的武者一样,他也有一门拳脚功夫做本功,他的本功就是形意拳。

正要过招时,门外有敲门上,敲了几声,一个年轻男人推门而入:“老于,你”

青山妩媚(10)

第一次拜访于博老先生成功之后, 程程就多了一个新的‘副本’。

每隔几次回档,她就会去一趟于博老先生的四合院,求一次指导, 既是指导, 也是陪练。虽然于博老先生年纪已经挺大了,但手底下的功夫料理程程还是挺轻松的, 特别是动到兵器的时候,程程就更不是他的对手了。

程程的拳脚还在练,但在于博老先生这里, 她已经开始将剑练起来了。

练剑其实是比较顺利的按照关师傅说的,于博老先生的剑是花俏, 实战意义不强, 只是很适合拍戏——但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