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2节(1 / 4)

加入书签

“如玉度这般,如锥处囊中, 是藏不住的,嫁给旁人还未及得上敬道,你担心玉度吃亏,可敬道是你我教养大的,便是看在我们的份上,他也绝不会亏着玉度。”

卫申沉默片刻,双眼沉静地看着乐氏道:“我知道你心疼敬道, 想为他寻个好的……”

乐氏立刻道:“这话说的, 难道我就不疼玉度了郎君还有几个,可卫氏女郎就这么一个,我是念着敬道与玉度都能好好的。你仔细想想, 连陛下都生了心思,那些寻常士族未必能护着她,唯有那几个高门才能做归宿, 从这里头去挑, 可不就是敬道最是知根知底。”

卫申微微摇头, “你呀, 还拿敬道当是膝下孩子,他在外已是呼风唤雨的人物,我为玉度想着并非只为儿女私情,桓家声势太盛,只看这次大司马上书想再带兵北进,就知他不会久居人下。敬道身为桓家郎君,能置身事外他带着两百侍卫就敢闯入宫去。你身为姨母,还瞧不出他那点野心”

乐氏被他说的心跳都快了几分,“说的哪里话,大司马打什么主意敬道也不能干涉,现在只说他的婚事。”

“大司马若是有意为敬道筹谋,就不会让他娶个寻常士族女郎。桓家没有长辈出头,敬道才求到你头上。且不说桓家那些打算,让玉度对应对太难,再说,庾家什么下场你没看到,桓家将来如何实在说不清,卫家势单力薄,就不该牵涉进去。今日说的就到此为止,休要再提。”

说着卫申便起身去了书房。

乐氏在榻上躺了片刻,想着刚才卫申说的,为桓启更添一层担心,翻来覆去这一晚都没睡踏实,到了第二日,听见婢女说卫姌把这几日罚抄的纸页全送了来。乐氏面露犹豫,一瞬又敛了。

她向来是个有主意的人,当即把婢女叫来,耳语几句。

婢女领命出去,之冬就去请了卫姌过来。

卫府婢仆都知道前些日子卫申在家中发了火,卫姌挨了训斥又受罚,只是众人不知内情,背后嚼舌根说什么的都有,但离真相都差着远。

婢女将卫姌请到小厅陪乐氏说话。

一进门,卫姌便像乐氏行礼道谢,“那日幸得伯母维护,才没受重罚。”

乐氏让她坐到跟前来,怜爱地拉住她的手,翻看了一下,道:“练字把手都磨红了,好孩子,你伯父心里其实是最疼你的,罚你也全是为磨砺你的性子,这治家不亚于做学问,既不能失了规矩,让家里生乱,又不能严苛,叫血脉至至亲了心,这里头的分寸尺度是最难拿捏的。”

卫姌微微笑道:“伯母放心,伯父良苦用心我全省得。”

乐氏连连点头,又问她起居用物。卫家这一脉都体虚之症,每到冬日家中遍格外注意,还需熬些补药服用。卫姌一一回答了。

乐氏一面听着一面细眼打量着,这才发觉卫姌又张开了些,秀眉弯弯,一双娇眼,肌肤白皙细腻,清丽更胜芙蓉。乐氏暗叹一声,难怪桓启盯着不放,这小女郎脂粉未施,还穿着一件半新不旧的文士袍子便已叫人移不开眼。

她让婢女退下,与卫姌说起了私房话,“你母亲还未好全,医师来瞧过,说是须平静度日,不可过喜过悲,伯母有些话,就直接问你了,玉度日后可有详细打算”

卫姌轻轻摇头,原本她还打算透露身份的事能拖一阵是一阵,但眼看不能再拖,她坦白之后心头卸下重负,虽说是轻松了不少,但随之而来又添新的忧愁。

这个年纪的女郎,都该议亲了。

“伯母,我身份未明,不敢想别的。”

乐氏温柔地拍了拍她的手道:“我像你这个年纪的时候,就曾羡慕那些族里的兄弟都能出去游学,增广见闻,可惜没有你这般勇气,竟扮作郎君出去游历。”说着又忍不住笑道,“能把你伯父惊地失态的人可不多。”

卫姌可不敢取笑长辈,腼腆看着乐氏。

“别怕,没有责怪你的意思,如今既已透了底,家里总会想办法让你恢复成女郎身份,只是这一来,原来与谢家的婚约和陛下那边就不能再推脱了。”

卫姌听她说到婚事,目光澄澈如水,也没寻常女郎羞怯的神情,想了想道:“谢家已另行定亲,且婚事临近,不会与我们家为难,至于陛下那边,伯母应该也瞧出,来使并没有诏书,应是试探之意。”

乐氏暗暗惊叹,这几日卫姌受罚,闭门不出,卫申也未曾与她说过这些,仅凭那些消息,她就自己分析出这些。乐氏赞扬道:“玉度猜的不错,只是你与谢家有那样的渊源,就算解了婚约,日后能选的人家也没剩几家了。”

卫姌没说话,静待后文。

“不瞒你说,敬道来求过我,他有心求娶你。”

乐氏去瞧卫姌神情,她既不惊讶也不害羞,坦然问道:“伯母没答应他罢”

“你的婚事伯母岂会擅自做主,伯母就想问问你,”乐氏斟酌了一下,才又缓缓道,“敬道对你有意,愿以妻位相许,你可愿意”

卫姌道:“伯母是代二哥问我,还是伯父之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