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83节(1 / 2)

加入书签

桌面上,十道菜,十全十美之意。

红烧鲤鱼,排骨炖豆角,红烧肉,小鸡山蘑菇,爆炒海螺片,油焖大虾,丸子虾球汤,一份炸货,芹菜土豆丝,蒜苗炒鸡蛋。

十道菜,多是用小盆装的。

白晶晶的大米饭,足足煮了两大盆,摆在了炕上,吃多少盛多少。

安宁这边人和安大伯家的人,对这些菜见怪不怪了,可安二成一家三口,惊讶之下就都不知道该吃什么杜桂娟有些猜测,但知道的不全面,刚刚做饭的时候想打听,但是没人搭话茬。

眼下的她正在寻找机会,不问明白了,实在闹心。

本以为是一家子农民的穷亲戚,却在他们不知道的时候,过得比他们要好十倍百倍,强烈的对比,让她抓心挠肝的不舒服。

一桌子好菜,都没能转移走杜桂娟的闹心,她随便夹了一根菜,吃进嘴里下一秒,痛苦面具出现。

是一根姜。

有小手指粗细的姜,杜桂娟讨厌这个味道,可又因为未知的安宁,没敢吐出来。

她好不容易咽下去,吃了两口别的菜压一压。

不过还没等她试探,下面的安二成问了。

“大哥,这海鲜哪来的?”

安二成和杜桂娟唯一的区别便是,他不嫉妒。

大哥小弟家过得好,他高兴但不嫉妒。

安大伯也没隐瞒的说:“国明从南方带回来的。”

安二成看了一眼。

斜对面的安国明,立即举手的说:“二伯,我是安国明。”

“啊…你们都成大小伙子了,我这都认不出来了。”

安二成又询问了两句,得知安国明在县里纺织厂上班,至于出来单干倒腾货这样的事情,安国明没说。

不过只这一项,都让安二成赞叹好半天。

“厉害,厉害,咱县里的纺织厂仅次于机械厂了。”

安国明像是刚想起来似的说:“国成在机械厂,他们待遇挺好的,是吧国成?”

安国成放了五天假,属于领导特批的。

他嘴里正啃着一个鸡爪子,赶紧放下的说:“是挺好的,都给发年礼了。”

炕下这一桌说着话,炕上的杜桂娟侧耳倾听,不知不觉的又吃了一块姜。

她刚咽下去,碗里又多了一块超大的姜块。

安宁乖巧的笑着说:“我看二伯娘吃了好几块,该是喜欢,你多吃点。”

“我就不行了,我吃不下去姜,还是二伯娘厉害,吃点对身体好。”

有有据的安宁,拿着干净点筷子给夹菜,她放下手里的筷子,换回了自己的筷子,冲你乖乖一笑,继续吃饭。

杜桂娟进退两难,不过她还是假笑着夹起了姜块,吃进了嘴里。

低头吃饭的安宁,眼里滑过隐晦的笑容。

“妈,我的也给你。”

不明就里的安静,把自己不小心夹过来的姜块,也给了杜桂娟。

杜桂娟一时间,有些心凉。

安宁不知道,她自己亲闺女竟然也不知道她不吃姜。

安静是真的不知道,或者说根本没在意过,她就是想和安宁比着来。

杜桂娟菜没吃几口,姜却吃了六七块。

“这姜我特意切的大块,怕有人不爱吃夹错了,没想到你爱吃。”

“下次给你做姜丝炒肉。”

大伯娘的话,让杜桂娟脸上堆起一个更假的笑容,艰难的说了一个好字。

安宁一直低头吃饭,不过今天的一幕幕,她总结了一下,大伯娘才是最厉害的那个人。

杜桂娟吃完后,终于忍不住的开口了。

“安宁,咱俩在县城见过吧?”

安宁暗道,终于来了。

她抬头装糊涂的问:“是吗?在哪,我怎么不记得了?”

“就是储蓄所,你去存钱,是我给办的手续。”

演技发挥到极致的安宁,嘴巴微微张圆,恍然大悟。

“原来那就是二伯娘啊。”

撵走

安宁感叹了一句,眼看着杜桂娟升起了一种被提及的荣耀和期待感。

可下一秒,安宁只是肯定的点了一下下巴,接着便继续吃饭了。

杜桂娟不傻。

她看出来了,安宁对她这是有气。

杜桂娟正在想怎么找补回来,她不想因为所谓的面子,就放弃可以到手的好处。

“妈,什么钱?她那三毛两毛的还用存钱吗?”

安静十分不服气,更不相信安宁会有钱。

从小到大,她都是被所有人围绕的那一个。

可到了她看不上的农村,地位的转变,被所有人忽视,不仅仅是忽视,甚至嫌弃厌骂,使她总想和安宁一较高下。

安静的打断,让杜桂娟放下筷子,第一次变了脸色,色厉内荏。

“大人在说话,小孩子不要插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