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3节(1 / 2)

加入书签

“不错。”

江夏听闻后,淡淡的开口道:“您看,这些东西我都给您吃了,你是不是也回点礼?”

唐师傅手中的一口汤,喝也不是,不喝也不是。

臭小子,在这儿等着他呢!

安宁是谁

唐师傅终是喝下了勺子中的那一口汤。

他放下勺子,对视江夏,一时间,饭桌的氛围又紧绷了。

李成泽噤若寒蝉,偷看了一眼江爷爷,老人家稳坐钓鱼台,丝毫不受影响。

他内心泪流满面,为什么受伤的总是他?

“狐狸尾巴终于露出来了。”

“呵呵,谢谢夸赞。”

江夏的厚脸皮,傲娇劲儿,在唐师傅那里,不仅不讨厌,反而很喜欢。

男孩子,就该这样。

“说说看。”

“我想求您做一顿饭,给火车上的安宁。”

低头吃饭的唐师傅,瞬间抓到了江夏的软肋,不过他并不会做什么。

“好。”

他答应了。

“多谢。”

这一次的多谢,唐师傅听出了真心实意,原来在聪明的小子,也有傻乎乎的时候。

紧张的氛围瞬间消弭,饭桌上的一派和谐,让李成泽觉得他做梦了。

李成泽内心感叹:要是在这样下去,他该是会神经衰弱的。

江夏精心准备的饭结束后,唐师傅为安宁做了一顿清粥小菜,虽然不多,但是比喝小米粥强多了。

李成泽被委以重任,去隔壁送饭了。

当他回来的时候,碗筷都是洗干净的。

“师傅都吃了,我在安国平的屋子,等了一会儿。”

李成泽后面的一句话,是给江夏解释的,至于为什么,只能说三从四德这个课程,江夏教授的很是成功。

一边拿着古线书看的唐师傅,嘴角微弯,看来大家都有几分知道江夏的心思,不过他自己倒不是很确定。

还有那位安宁姑娘,好像压根就没思考过。

最重要的是,原来安宁就是李成泽的师傅。

这一次,唐师傅倒是有些好奇了,安宁能教什么呢?

隔壁的安宁吃了些东西后,胃口终于有些舒服了,她也总算能睡一个安稳觉了。

而江家这边,倒是出了一点点的问题。

江夏家很小。

最后,江夏和李成泽睡在一个屋子,唐师傅与江老爷子睡一个屋子。

暂时先这样了。

翌日清晨,唐师傅在大公鸡的叫声中,醒了过来。

当他睁开眼睛的时候,江老爷子已经穿好了衣服。

“江老,这么早?”

“你可以多睡一会,我出去溜达溜达。”

唐师傅自然没有再睡一会,他同样喜欢早起,喜欢早上打养生拳。

起床后的唐师傅站在院子里,深呼吸。

清新的空气,大山的馈赠,洗涤个肺腑,让唐师傅精神为之一振。

“好地方!”

唐师傅睁开眼睛的时候,心情大好。

这里的空气,比城市里要好很多,深受他的喜欢。

“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一…”

唐师傅顺着声音走出院子,正好看见绕着村子跑步的大军。

最前面的是江夏带着大黄,后面一点是他不认识的安国平,还有一些十几岁的大孩子,最后面是一队小萝卜头,最小的三四岁,大一点的七八岁。

最最后面,是昨见过的李成泽,和一只雄赳赳气昂昂的大公鸡。

看着他们熟练的步伐和路线,就知道这不是他们的第一次了。

唐师傅好奇的跟上,慢慢的跑在后面。

一路上,他看见江夏和孩子们,不断的与路过的人打招呼。

与他们相反的方向,不少人扛着各种工具,往山上的方向走去了。

每个人都笑呵呵的,精神饱满,仿佛不是去干活,而是去捡钱一样的高兴。

唐师傅还真感觉对了,对于村民来讲,上山干活可不就是捡钱吗。

安宁为了稳住大家干活的心,十天就给结了一次钱。

拿到钱后的村民,干的更卖力了。

哪怕是原本村里有些懒惰的人,在金钱的刺激下,干的十分卖力,至于偷懒什么的,那和自己完全没有关系。

唐师傅跟着跑了一圈,在江夏家的院子停下,看着他们继续跑走。

他自己进了院子,继续打拳。

当孩子们再次跑回来的时候,这一次他们喊的不再是一二一了,而是三字经。

“人之初,性本善。”

……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孩子们继续跑,朗朗上口的读书声,是这个村里最动听的声音。

大概三圈后,孩子们不跑了。

跑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