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09节(1 / 2)

加入书签

被问话的大汉立即点头道:“老大,他洗干净挺好看的,就是头发长。”

老杜一听,直接喊来了人,剃头。

被拉来的小弟,从蒙着进来,到蒙着剃头,从头到尾都不知道自己来干什么。

当一脑袋的杂毛被剃成板寸后,一个清秀的小伙出现了。

“不错,不错,真好。”

老杜很满意。

被剃头的小弟,一只手捂着自己脸,有点害怕的说:“大哥,我我长得不好,我回去就给弄个疤。”

“手放下,别给这张脸碰坏了。”

老杜一声喊,小弟听话的放下手,不明所以的看着老杜。

咋回事,他们这里不是最嫌弃他这种长相吗?

前两天还被撵走了好几个呢。

老杜上前,一只令人毛骨悚然的手,摸上了小弟的脸。

小弟全身的汗毛都要立正敬礼了,他只听见对面令人敬仰的大哥说:“好一张……平安是福脸。”

各方来贺

老杜的话和动作,要所有看着的人都跟着一身恶寒,更别提被摸脸的小弟了。

小弟连着后退三步,嘴唇打哆嗦的道:“大哥——-那个我——-卖艺不卖身的。”

“我娘还指着我传宗接代呢。”

小弟说的一脸为难,都要哭了。

后面的杜三儿实在没忍住的笑了出来,在后面啪的一下打在光头小弟的后脑勺。

“想什么美事呢!有这好事还能轮到你。“

杜三儿本是缓解氛围的一句话,却得来了所有人的注视,包括老杜的横眉冷对。

糟糕,有点儿歧义了。

杜三儿咳嗽一声,挽救的道:“大哥大嫂,情比金坚,你们差的远呢。”

老杜收回自己吃人的眼神,对着长得好看小弟招招手。

小弟踟蹰着上前,讪讪的笑着。

“大哥———我剃头干啥?”

“送礼。”

老杜解释了一下小弟需要做的事情,一排大汉听完之后,又是同一个大汉举手。

“说。”

“大哥,那三哥定的花圈和粪桶,还送不?”

“啥?”

老杜原地一个跳高,对着杜三儿就飞踹过去了。

“三儿,你他娘的还订了这个!”

“草!大哥,我忘了!我这就去!”

杜三儿真的是撒丫子就跑,再不跑,这花圈明天就得出现在他自己的坟头上。

杜家兄弟忙乎了一上,补救了一上。

所有的兄弟,所有膀大腰圆的大汉,一上没做别的,全部在做手工。

一个个一米八一米九的汉子,拿着绣花针忙碌了一个上,画面实在是太感人了。

翌日清晨,东城街,绿天地门前已经人来人往,不少人为了一分钱一个的鸡蛋,排起了长队。

此时的店铺后门,也正在卸货。

安国明特意开卡车回了村里,运送来新鲜的蔬菜和草莓。

其他的卡车,也从其他的地方,送来了今天需要的鸡蛋。

这些鸡蛋,都是安国明安排人,下乡挨家挨户收来的。

上午八点,陆陆续续有人送来了东西,还有不少鲜艳的花篮摆在了门口,上面都有着喜庆的话语,恭祝开业大吉,买卖长虹之类。

这些祝福话都不稀奇,翻来覆去都是那些,但上面的署名就很值得注意了。

机械厂全体,机械厂张厂长私人,张启华私人,纺织厂李厂长私人,纺织厂全体。

运输队集体,运输队队长,供销社,制鞋厂,制包厂……

但凡县里有的工厂,全部以体的名义,甚至厂长个人的名义送来了花篮儿,恭祝绿天地开业大吉。

开业仪式还未举行,花篮已经摆了四排。

绿天地的门口,安国明和柳依依各站一边,迎接着一个个难得一见的厂长,至于主人公安宁,则是安坐屋内,并没有出来。

但是来的每一个厂长,不仅没有一点不满意,反而都是十分赞同。

人多眼杂的,别碰着安宁了。

安宁在这些人的眼睛里,属于财神爷的位置。

财神爷哪里需要干活,只要稳稳的被供起来就好了,活儿他们可以干。

所以,很神奇的一幕在还未开业的绿天地门口上演了。

几位厂长为一块抹布争得面红耳赤。

李厂长:“我来擦窗户。”

张厂长:“不行,必须我来。”

朱厂长不甘示弱的伸手说:“我来,我来,我在家总干这活,熟悉。”

三位厂长为了干活争抢抹布的时候,一旁的张启华老爷子,淡定的从口袋里拿出来一块布。

“都太年轻,考虑事情就是不周到,哪有不准备工具的。”

说着话的张老爷子,拿着临时手绢变成的抹布,抢着干起了店员的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