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0节(1 / 3)

加入书签

心想,这人真是奇怪,又怕又非要看,他都不知道说她什么好?

李砚拿她没办法,只能将她抱在怀里,用自己的双手捂住她的耳朵,陪她站在远处一起看。

陈桂花本来提热水出来给猪脱毛用,看着远处枇杷树下拥在一起的小两口,心里乐开了花,脸上满是止不住的笑意 。

惹得众人还以为她是杀了年猪,高兴呢,谁知道她心思全在一旁的新婚小夫妻身上。

陈桂花看他俩瘦的,就忍不住要给人塞肉,林菀推托不得,这不就让她给带回了这么多。

林菀按照前世的记忆,做好腊肉后,将余下的、不好切的散肉做成了两种口味的香肠,一种香辣味儿的,另一种则做成了甜口的。

她把做好的腊肉、香肠挂到屋檐下的竹竿上,这些东西要等风干水汽后才能熏制。

--

书房内。

李砚正端坐在书案前,手上捧着一本历代科考优秀策论集合在读,林毓这两天也跟在他身边,李砚有空的时候会教他一些简单字认一认,现下他拿着笔正在默写自己的名字。

林毓名字中那个“毓”字特别难写,他硬生生学了半下午才学会,这会儿他又在练习它的写法,却总是不得要领。

他看着李砚写给他用来描摹的那个“毓”字 ,跟自己写的一比,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当然他自己是地下那个。

写了半晌仍旧没眼看,他便有些泄气了。

李砚虽然一直注意力在手中的书上,但余光一直有在观察林毓的一举一动,看他略显浮躁的样子,忍不住开口问道:“阿弟可是觉得练字无趣?”

林毓不知怎么回事,自从李砚开始教他习字后他就有些莫名的怕他,可能就像学生天生对夫子有种敬畏之情一样,因此李砚开口问他时,他却不知要如何作答。

他低着头,隔了会儿,才支支吾吾地回道:“姐夫教我的字,我写得不好,我感觉自己太蠢笨了”

李砚放下手中的书,扫了一眼林毓刚才写的那些字,心下了然。

他宽慰道:“阿弟,你如今还年幼,也才刚刚开始认字,手下力量薄弱难免握笔吃力,我年长你许多,又长年不间断地练习笔墨,自然比你写得好,你实在无须难过。”

可能李砚的安慰起了作用,林毓听罢便瞬间抬起了头,他瘦削的小脸经过林菀这段时间的喂养长了些肉,跟林菀刚来时见到的那张蜡黄、没有血色的小脸完全不一样了。

林毓眸中带了些难以掩饰的激动,他看向李砚,对他道:“姐夫,谢谢你安慰我,我一定好好努力练字,等有一天我也会像你一样厉害的。”

李砚也知道他年纪小,确实能坐下来这么久已经很不容易了,所以想了想,道:“今日已经练习许久了,阿弟出去玩儿会儿吧,学习又不急于一时,只要你有心,早晚能学好的。”

“我能出去玩儿吗?”林毓有些期待地问道,“就在外面,我找阿姐去。”

也不知道林毓怎么会有些怕他,他自认挺温和的。

李砚笑着摸了摸他的头,“去吧,你阿姐一个人在外面也很无聊,我一会儿看完这些,就来找你们。”

林毓也不迟疑,将桌上的纸笔收捡起来归回原位后,就高高兴兴地出去了。

--

除夕夜是一年里辞旧迎新日子,也是阖家欢乐的日子,多少人忙碌一整年就是盼着这一日,能够回到亲人身边同他们团聚在一起吃上一餐年夜饭。

各家在这日从一大早起就开始忙碌个不停,或清扫屋舍,或除旧布新,门窗上要张贴春联、窗花,各处挂上红灯笼也是必要的。

当然,今日最重要的事情还是这三样:祭祀祖先、准备年夜饭、守岁。

林菀其实比较喜欢这个时候大家一起围炉吃火锅。

又热闹,又有氛围,可惜他们家人少,吃火锅需要的工具一样没有,委实缺了点感觉,她便想着明年吧,等明年除夕夜她提前好好筹备一番。

林菀一早就在心里计划好要准备几个菜了,作为年夜饭的重头戏,首当其冲的饺子必定少不了,按照以往的习俗,今日除夕夜桌上得有鱼有鸡才行,毕竟要讨个年年有余(鱼)、大吉(鸡)大利的好彩头。

鸡原本在林家喂养了几只,前几天一起带了过来,现在正好派上用场,现在就差鱼没有着落。

林菀正愁上哪儿去弄条鱼呢?就听见隔壁的张氏站在两家相连的院墙处喊她,“阿菀,快过来,三婶有个好东西给你。”

林菀闻声赶紧走过去,她刚一走到张氏的对面,张氏马上就把手里提着的那条鲤鱼递给了她。

“三婶,这这鱼哪儿来的啊?”惊喜来得如此突然,林菀都不知道怎么形容此刻的心情了。

“这不是一早你三叔去帮里正家捕鱼,他家鱼塘里的鱼多,就给帮忙的人每家送了两条,我想着你们应该也没准备就给你提了一条过来。”

林菀被她一番话说得心里极为熨帖,赶忙上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