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07节(2 / 3)

加入书签

朱讲起科学知识来,娓娓又生动,小锦书听得似懂非懂,但眼神中对于妈妈的崇敬就更多了。

银朱看他听着认真,笑眯眯摸摸他小脑袋瓜:“这些书中都有的,等你上了学认识更多的字,就能自己在书中找到相关的知识了。”

林锦书一蹦三尺高,他忽然想起前几天晚餐时大人们提到的彤彤姐姐要上学的事儿,口齿不清的表达着他也要去上学。

当然,林锦书的诉求林煜文这个当爹的还没听懂,他也对银朱刚讲的生物知识挺感冒。

想想也是,自然界中很少有开花冠幅大、开花颜色艳而且香味还特别浓郁的花出现。就连人工培育的花卉也很少三者并有的情况。

就像是现在院子里正开着的花,百合开得正艳,冠幅也很大,跟他巴掌差不多了,味道也很香,但一束顶多也就开那么两三朵儿,至于下面他说不上来名字的小花儿,开得倒是多,颜色倒也行,但味道就不怎么香了。

但这些知识林煜文听到最后,唯一的感触只有一句:“要不,咱们再在院子外种上两棵桂花?”

想想他大学里头那条桂花林荫小路,每到秋天桂花盛开的季节,桂花的香气能飘得老远呢,可好闻了。

想起又一次银朱跟他在校园里约会,闻到远远飘来的桂花香,还说起他们小时候的桂花味香水,很有妈妈的味道。

银朱白他一眼:“现在都夏天了,等秋天再种吧。”

“好嘞!”林煜文立马答应。

到最后,西葫芦饼的技术难关还是没攻克。要想解决这个难题,最好也是最低成本的办法,便是上“科技”。

但银朱对那种额外的食品添加剂很是反感,于是西葫芦饼便暂且搁置了。

现在地里产出的蔬菜品种多,产量也大,林煜文自个儿一人即便是早晨上午两个市场跑,也经常卖不完。

于是明雅于歌也改了,每隔一天摆摊卖水果之余,每天清早也跟林煜文一起出摊卖菜。

起初她俩也在和凤早市摆摊,但市领导得知后,便让她俩去另外一个最近市里重点建设的早市。

至于新城区新建起的龙腾市场,则是林煜文和她俩一块儿摆摊。

别的不说,可能还真是有逼王的流量加持吧,反正这两个新市场还真很快做了起来。

等到端午节前后之时,市场里一下涌现不少摆摊和消费的人。

很多城市附近的农户带着自家腌制的咸鸡蛋咸鸭蛋和新收的大蒜来摆摊售卖,关键是附近不少居民也形成了到市场采购的消费习惯,不光是跟着年轻人搬过来住的老年人,甚至市场里还出现了更多年轻人的身影。

根据市领导向林煜文的表达,市里发现年轻人到市场逛街采购的年轻段应该也越发年轻化。要知道,年轻人大多更喜欢睡懒觉呢!

当然,这也并没有太过影响超市生意。

对于超市来说,生鲜这项其实并不是营收主力,相反,对于很多中小规模的超市来说,生鲜反而是拖累。

至于为什么还在做生鲜生意,完全是为了引流。

人嘛,到超市买了蔬菜水果,多多少少顺带再买些饮料零食和其他日用品,对于超市来说,就足够了。

而现在,由于地摊市场的兴起,就连去超市顺带买菜的年轻人也渐渐偏向于在市场买菜后,不少小型超市彻底甩开蔬菜这一超大货损项后,反而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其他方面。

“什么方面?”原谅林煜文吧,他实在是不常去超市!

就算是偶尔进去一两次,顶多也是买买目标物便出来。相比于在盛海偶尔跟银朱一块逛超市来说,现在林煜文去超市的次数实在少得可怜。

市领导有些无奈,只能摊开了说:“能增加超市客流量黏性的有用手段呀!比如说增加货品选项,或是学网上最火的某胖超市的服务,总之,商家为了盈利肯定会想尽办法从其他方面弥补,但最终受益的,还是消费者。”

提起那个以服务出名的某胖超市,林煜文瞬间了然,就连他这个不怎么上网看长短视频的人对某胖的超市服务如此了解,更别说其他人了。

“反正最终受益的都是咱们老百姓嘛。”林煜文对此非常满意。

领导又笑着说起:“当然,超市也不是一点生鲜生意也不做,相反,现在超市的生鲜做得更好了。”

相比如市场买菜来说,超市最大的优点就在于稳定的温度。

特别是现在已经到来的夏季,超市的购物体验感更好不说,相比于蔬菜,肉蛋奶这些需要低温才能保鲜的食物在超市才会更新鲜。

所以,对比之前,现在超市在肉蛋奶这方面的营收反而是更增加了。

林煜文听得连连点头。

“另外,超市现在更偏向于做精品,就比如说咱们湍市最大规模的好邻居超市,他们就跟你们镇的万全等有机菜场达成长期合作了。”市领导笑眯眯看向林煜文。

“是吗,我怎么不知道?”林煜文一愣,随后立马笑起来。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