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6节(2 / 4)

加入书签

顾夫人道:“情这一字说起来容易,却又是天底下最难办的事。”

陈国夫人道:“庸情罢了,当断则断。我思来想去,不能因个婢女,毁了韩家累世的功德,既然这儿子劝不回头,那就索性不要了。所以我昨日赶在宵禁之前,进宫面见了陛下,求陛下罢黜他的爵位,另择贤能。这样做虽于事无补,但也算给了小娘子一个交代。我听说那逆子与府上小娘子结识在先……真是一步错,满盘皆落索。若是他能珍惜与小娘子的缘分,咱们两家缔结了姻亲,那是多好的事啊!”

事是好事,但辛家人无福消受,这样的人,即便成了婚也不会安分。起先听说他被夺爵,大家还有些同情他,但听完了陈国夫人的话,确定是个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主,那么干脆成全他的一片痴心,反正他也不在乎虚名。

里间旁听的三姐妹交换了眼色,居安很是着急,压着嗓门说:“阿婶怎么不把他的所作所为说出来?我想看看郡侯夫人是什么反应。”

她急得扭动,居上怕她闹出动静,一把压制住了她,做个噤声的动作,示意她再接着往下听。

三妯娌之中,还数三婶说话最敞亮,料想她也和居安一样压抑了半晌,听罢陈国夫人的话,先是表达了她的遗憾,叹息道:“难为夫人,嘴上怨恨,其实心里滴血,我们都明白。护犊之心人人都有,我们也一样,夫人不知道,那日咱家大娘子去西明寺进香,正好遇见郡侯与果儿会面,他们私下里说的话,果儿的那些图谋,真是……没脸告知夫人。”

没脸说的话,自然有人来代劳。边上的后宅管事娓娓把经过说了一遍,最后一笑道:“我们辛家是书香门第,不兴杀奴那一套,但要论果儿的行径,打杀发卖都在情理之中。”

陈国夫人是头一回听到真相,一时也有些惶然,半晌回过神来,咬着牙道:“这小小的贱婢,竟有这么深的心思,看来着实是留不得。”

天下哪个做母亲的不害怕呢,儿子和有心计的女人厮混,长此下去,别说前程,连命都要葬送了。

不过那是韩家自己的事,辛家就不参与了。堂上坐着的人都带着无奈之色,杨夫人为了缓和气氛,转头吩咐仆妇:“去看看,云英麨做好了没有。”

陈国夫人这厢是没有心情吃什么云英麨的,重新整顿了下心绪道:“贵府上把人送到我家,我怎好白得一个婢女,因此回了府上几样小礼,也请贵家主笑纳。再有一桩事,这两日中书省拟了诏书,便会重新封爵,我那二郎倒是人品稳重,现在金吾卫任职。”说着略显难堪地笑了笑,“我是想,两家既有缘,本该也是谈婚论嫁的,不必因先前的纠葛断送了。不知府上可还有适龄的女郎?若是不嫌弃,我们两家以后常来常往,也算不打不相识。”

这话一出,屏风后的居安有点慌,拽着长姐的袖子说:“不会把我填进去吧?我怎么觉得在说我?”

居上很有把握,“阿娘不会答应的。”

果然,杨夫人与李夫人交换了下眼色,笑道:“夫人思虑过重了,事情过去就过去了,就算不结姻亲,咱们也可时常走动。现如今的孩子不比咱们当年,个个都是有主意的,早不兴爷娘强做主那一套了。我们家是这样,儿郎多,有九个,女孩儿却少,只有三个,越是少,越是珍爱。再者贵府上小郎君定有他的主意,夫人也要问问他的意思,替他定一位可心的女郎才好。”

话说得很委婉,但分明是拒绝了,辛家的女孩子,谁也不必去蹚韩家那趟浑水,又不是嫁不掉了,非在里头打转。

当然陈国夫人也知道,这种提议断乎不会成,她这么说,不过表明一下心迹,还有与辛家结秦晋之好的愿望。既然辛家不同意,那么就此作罢,这场风波算是过去了,以后官眷盛宴上见面也不用刻意躲避,两下里有了交代,谁也不欠着谁。

后来又客套了一番,这才起身告辞。辛家妯娌将人送到门上,陈国夫人登车前还热络道别,待车帘一放,脸就冷了下来。

马车缓缓沿着坊道去远了,大家重新退回门内,内宅管事上来禀报,说陈国夫人送来些锦缎布匹等,要论市价,大约和一个果儿相当。

李夫人笑了笑,“倒是一点不占人便宜,就算心里怨咱们,做的事还算明白。”

这时居上姐妹从屏风后面走出来,居幽道:“明白什么,不还想着与辛家结亲吗,可把玉龟吓坏了。”

杨夫人道:“她家不是诚意求娶,我们也瞧不上那样的门第。长兄是如此,谁又敢说底下的阿弟就是好的。”

顾夫人开始嘲笑居安,“小小年纪,想得倒挺多,谁说人家要向你提亲?”

居安呆呆道:“长姐指婚了,二姐和他家结了梁子,不就剩下一个我,我能不怕吗。”

杨夫人失笑,“你放心,你们姐妹的婚事得一个一个挨着来,接下来先是二姐,后面才轮到你。”

居安的乐观,让她每时每刻都充满希望,听后居然更加欢喜了,“等阿姐们全出了阁,家里就我一个女郎,到时候奇货可居,可以配个好郎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