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4节(2 / 3)

加入书签

会计。”

苏榆清又皱起了眉,“那岂不是更要和数字打交道了…”

江翊看她也没个想法,一直犹豫不决的样子,拿过她的手机看了看备忘录,指了指,“你这不是还记了一个法学吗?你喜欢这个?”

苏榆清伸着脑袋睨了眼,“对,但我看好像文科生学法的比较多诶,可我是学理的。”

“影响应该不会很大,”江翊把手机还了回去,“我也不太了解这个专业,但我有一个认识的朋友就是学的法学,你如果有这方面的打算,那我给你打听一下。”

苏榆清像小鸡啄米一样,连连点头,“好啊好啊,你帮我问问,如果可以的话,那就学这个吧。”

她把手机收了起来,继续在秋千上荡来荡去。

虽然已经下午四点钟了,但顶头的阳光依旧不见减退,随便呼吸一口感觉都是灼烈的。最近的空气一直很干燥,临祁市已经很久都不下雨了,但体感还是很舒服,在户外待着也不会感觉浑身粘腻。

阳光在眼前照射出一个个光圈。

苏榆清眼睛无意识盯着前方沙堆里戏耍的小朋友,手搭在圈圈相扣的秋千铁链上,脑袋靠上去,“哥,你说如果两个人的家庭差距过大,会不会影响他们的感情呢?”

江翊回了条消息,听见她说话,便把手机关上了,“这还是要具体而言吧,你指的是什么?”

“就我那个朋友,周乔依。她不是谈恋爱了吗,那天她约我出来,说她突然发现她男朋友家里特别有钱,所以她心里有些矛盾。”

江翊想了想,“如果是学生时期的恋爱,那家庭差距过大确实会有影响,因为未来的变化谁都猜不到,同时也会面临很多现实的问题,而上学的时候是不用考虑那么多的。”

“这就叫门当户对吗?”苏榆清看他。

“门当户对这个词,与其说是家庭条件,不如说是两个人的见识和三观。之所以说家庭经济相差过多会受影响,那是因为成长环境不同,相应的三观就会受到影响。”

苏榆清认真琢磨他的话,又问:“但如果两个人真的很相爱呢,也不能克服过去吗?”

江翊从秋千上下来,过去牵她的手,两人迎着阵阵微风,朝公园出口方向溜达。

他说:“两个人的矛盾太深,再坚定的爱也熬不过时间的。”

苏榆清抚了抚身上的裙子,“难道就没有办法解决?”

“当然有。那就要看他们会不会经营两人之间的感情了,在爱情里,一味的迁就对方是不可以的,也要学会索取,要清楚地知道如何维系持久度,如何才能有更长久的未来,而这些,只靠一个人也是不够的。”

苏榆清听他的一套理论,佩服极了,笑着说:“哥,你这也太懂了吧,听起来好像你谈过很多女朋友似的。”

“我谈没谈过你不知道?”

苏榆清撇嘴,“那我明白了。你虽然没有实践经验,但还这么厉害,这一定是遗传叔叔阿姨的,因为他们的感情就很好,而你是他们唯一的儿子。”

江翊反问:“那你耳濡目染这么多年,就没学到点什么?”

苏榆清语气里带了点愉悦,毫不羞愧地夸自己:“我当然也很会啦,咱们一起生活了这么多年,你对我依旧这么好,这里边一定也有我的功劳。”

江翊忍俊不禁,被她的样子逗笑了,“我对你好,不应该是我的原因吗,怎么还有你的功劳?”

“当然是因为我太可爱了,所以你才对我好的。”苏榆清美滋滋地笑着,余光见江翊笑起来没完,她给自己找补,“再说了,你刚刚可是说两个人之间是相互的,你敢说没有我的功劳??”

“当然有,要不然我为什么只对你好。”

苏榆清更开心了,就喜欢听这种明显偏爱的话,“所以哥哥只对我一个人好喽?”

这种情况下,不知怎的,江翊格外注意到了‘哥哥’这个听了很多年的称呼,表情一时凝固住了,他敛了敛笑意,试着开口:“其实你现在已经成年了,不用非叫我哥哥的。”

“什么?”苏榆清懵了,拉他的胳膊,抬眼看他的表情,“我不叫你哥哥,那叫你什么呀?”

“咱俩只差三岁,叫我名字就行……”

苏榆清心情有些低落,她不明白为什么突然不让她喊哥哥了,一时无言。

江翊捏捏她的脸,面上又恢复了刚刚的笑意,“你是不是又瞎想了,我就是随便说说,我就是觉得你把我叫老了。”

“你才不老呢,那我还叫你哥哥吧。”

“嗯。”

火锅

回家后江翊一点时间都没耽误, 直接给他那个学法学的朋友发了微信过去,两人聊了好久,江翊也进一步了解了这个专业。

苏榆清好奇极了, 一直在旁边看着。

江翊:“我朋友说他们年级有很多同学高中都是理科生, 高中阶段也没有机会接触法学的基本学科, 大家的也都差不多, 所以不用担心文理的差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