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8节(2 / 3)

加入书签

,气氛就跌倒了谷底。

而且一下子好像所有人都要凑过来踹他们一脚。

何鸿喜,谢怀章,霍宗青,一个接一个的给永昌候府找不痛快。

更别说还有一个蓄势待发的睿王府,十二皇子可就等着柳池给他告状了,相较于前几位顺手为之,睿王只是第一时间被何鸿喜叫去了皇宫,不然高低也得来凑个热闹。

柳池被仆人引着从侧门进了永昌候府,这大约是永昌候最后的倔强了,不让他从正门进去。

但柳池并不在乎这个。

只要进了永昌候府,等接下来他的名字被写进族谱,他的目的就达到了。

永昌候府给柳池单独安排了个别院,还配了四男四女八名仆人伺候他,条件比永昌候府里的那些庶子还要好得多。

毕竟他们就算是再怎么对柳池恨得咬牙切齿,柳池现在的后台也让他们不得不收敛脾气。

躺到床上的时候夜色已深,柳池犹豫了半天,勉强穿着里衣钻进被子里,他睡觉的时候并不爱穿衣服,但这里是永昌候府,在陌生的地方陌生的床上光着身子睡觉还是有些不妥。

然后柳池就做梦了。

他梦到了霍宗青,这人一直抱着他不撒手,把他整个人都禁锢着,几乎要喘不过气来。

等到柳池睡醒了,才发现里衣被他自己拽得皱皱巴巴绷在身上,怪不得会做那样的梦。

是真的被衣服勒到喘不过气了。

外头日光已经大亮,这边并不像是风月楼的那个房间那样被累垂的布幔遮蔽,外头亮了,屋里也就跟着一起亮起来。

对柳池很不友好。

睡在永昌候府的第一晚,体验非常不好,柳池叹着气把脑袋埋进被子里,感觉眼睛都要被明亮的日光刺瞎了。

外头有人敲了两下门,喊道:“柳少爷,侯爷命奴才来告诉您,请您三日后去柳家祠堂祭祖。”

“知道了。”

柳池把脸从被子里抬起来,随口应了一句。

这个所谓的祭祖应该就是把柳池的名字添到族谱里的过场 ,鉴于永昌候府这边对他的态度,想必到时候也是和秘密举行差不多。

柳池赖了一会儿床,便不情不愿地爬起来了。

已经接近晌午,但并没有人叫他吃饭。

他会在永昌候府保持这种隐形人的状态,直到“出嫁”。

也不知道宋乐山给定下的日子是哪天。

柳池抓着自己的长发,叫了个侍女给自己梳头,虽然才来这边第一天,但他已经迫不及待离开了。

就在柳池以为自己将会在无聊中风平浪静地度过在永昌候府的日子时,一封来自十二皇子的密信就把他的心境打乱了。

十二皇子只在这封密信里把昨晚他跟皇帝交谈的所有事情都讲了一遍,并没有掺杂他的个人意见。

但柳池刚看到皇帝对十二说“想将这个担子交给你”就只觉得心惊肉跳,这要是真的应下来了,那就是真真取死之道了!

皇帝再怎么说自己苍老,龙体也没有什么大毛病,神智也依旧冷静清晰,这种情况下敢明晃晃地跟皇帝面对面的要皇位,不是找死是什么?

好在十二并没有被冲昏头脑,反而从皇帝的话里反应出了他的真实意图。

皇帝想要伐赵,但他又不希望自己在史书的记载中得到一个穷兵黩武的暴君名声,所以他需要有一个人主动提出伐赵。

那个人就是他看重的好儿子,他刚刚封出去的睿王。

于是史书上的记载就会变成这样:

伐赵是十二皇子提出的,皇帝仁慈不忍民不聊生,大怒,并当场斥责了十二皇子,奈何十二皇子一意孤行,更在皇帝面前立下军令状说会保证户部钱粮运转。

如果伐赵胜了,是皇帝雄韬伟略,如果败了,十二皇子就是平息怨气的靶子。

皇帝永远是正确的,永远是仁慈仁义的,错的是蒙蔽皇帝的小人。

柳池冷笑着捂住自己的脸,把那封密信丢进了砚台里。

不到一个呼吸的时间整封信就被墨汁浸透,再也看不出原本的模样。

这么浅显的道理,柳池一眼看得出来,十二皇子当然也看得出来。

他只是个被选去给自己父皇背黑锅的人罢了。

但皇帝并不是让他单纯的背黑锅,还把整个户部的权力都交给了他。

一旦战事开启,作为后勤的户部调动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其权势和重要性将会膨胀到六部之首,连吏部也只能暂避其锋芒——而众所周知,权力好放不好收。

十二皇子如果撑过这一次历练,手中的力量也会庞大到其他兄弟都会感到恐惧的程度。

所以他心甘情愿接下了,不仅接下了伐赵的黑锅,还近乎疯狂的劝谏皇帝直接将这次伐赵升级成为灭国之战,需知越大规模的战争,后勤的压力越大。

如果皇帝真的决定以国战规格伐赵,那么这一次,十二皇子不是一飞冲天,便是粉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