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8节(2 / 3)

加入书签

好:“这在我们家是好大一笔进项。”

多大她不知道,太大的数秦芳娘就不会算了。

她就知道一天能赚将近四十文钱是很惊人的,是以前想也不敢想的事。

农户一年到头就靠地里几个出息,平常八天十天的卖一回鸡蛋顶天了,每年除了卖粮,哪见过什么大钱。

这会儿把该给桑萝的那一份钱交了,她捏着自己有几分沉手的钱袋,想一想以后天天能赚这么多钱,激动得心和手都在颤。

桑萝笑笑,先给她打预防,道:“这是最近大家对这个吃食新鲜,后边估计卖得会慢一些少一些。”

不过那时候有豆腐加进来了,这个却是先不用和秦芳娘去讲。

秦芳娘愣了愣,而后微有些失望,却也只是一瞬,很快就调整了过来:“这也很好了。”

会稍微卖得慢一些,少一些,但也不会差很多的,一种吃食出来,总有固定的一些喜欢吃这种东西的人,能够长久稳定做得了这些人的生意也是好的。

只不过想到桑萝这东西的原材料是山里弄的,秦芳娘又有些愁,不知道那东西是不是一年四季有,还是有时令性的。

但这个就只能自己心里想想了,不该问的她多一句都不会问。

“走吧,我买根棒子骨,咱就买谷子去。”

桑萝点头:“买谷子前我寻思先买个米缸,家里只有两个布袋,用着不那么方便。”

一听桑萝要买米缸,秦芳娘就点头:“米缸是紧要东西,这个是得买,咱这有个讲究,家里再难再穷,也不能少了米缸和水缸的,这是一个家的风水。”

要买米缸,那就得出东市往主街的铺子里去了,两人挑着担子,秦芳娘边走边和桑萝道:“等米缸买回去,你记得往里放三个钱。”

桑萝还是第一回 听说这个:“这是有什么讲究吗?”

秦芳娘摇头:“我也不知道,但大家都是这样做的,我们那有句老话,米缸放铜钱,财帛永不断,反正放一放图个吉利准是没错的。”

桑萝记下,准备回家就给安排上。

两人一人买了根棒子骨,桑萝又让屠户割了一小块瘦肉,准备加在骨头汤里一起炖的,她和两个孩子的身体都得养,补充营养是每天细水长流的事情。

买好了肉,两人这才出了东市,直奔主街上的杂货铺。

县里的杂货铺比三里村集上的要大得多,光各种陶器就摆了一开间的门面,大大小小,形形色色,只米缸就有十数款。

桑萝挑着也不花眼,她只要最简单实用买得起的。

花八十九文买了一个能放五斗米的带盖土陶米缸,三口之家日常使用是足够的了,又称了点儿盐。

请店伙计用干净布巾帮忙把米缸里的浮尘擦了擦,而后搬到秦芳娘的架子车上,几个桶将之围在中间,稳稳妥妥。

米缸有了,又去买粮,这一回桑萝手中有些银钱,不再是一升两升的买,直接要了一斗。

七十文钱,回去舂成米约莫有个七八升,加上昨天舂的那些,请的人不多的话对付两三天应是够了。

手里还余五十多个钱,桑萝也没再瞎买,房子明天就要动工了,肉蛋菜总要买些的,且还不知会不会有预料不到的要花钱的地方,这些日子手上还是留些富余的好。

回到村里已经是下午了,桑萝又累又饿,因为次日开工是在陈家做饭食,那一车东西就直接让秦芳娘推回去了,桑萝自己准备只背个背篓从小道回家,水桶之类的等她下午歇过了再去挑来。

秦芳娘别的都好说,只一点坚持。

“米缸可不能往我家放,那会漏了你们家的财气,我回家在门口就把谷子倒筐里,这米缸我叫你叔给你送家去。”

还挺迷信,讲起来一套一套的。

桑萝觉得这个东西不知道就还好,知道了还是得信一信的,心里舒坦不是?也不跟秦芳娘客气:“婶子,我实在是累,就辛苦有田叔送一趟了。”

秦芳娘是知道桑萝每天天不亮往县城去摆摊,下午回家歇不了多大会儿功夫又要进山找原料,晚上还得连夜做神仙豆腐的,连忙道:“没事,没什么辛苦的,那些桶你也不用自己过来挑了,我都让你叔给你送过去,谷子也叫他顺手给你舂好,你回家吃点东西就好好歇着吧。”

桑萝道了声谢,和秦芳娘别过,转身往小道回去了。

……

沈三坐在家里一等再等,也没等来桑氏半个人影,别说桑氏,就是沈安和沈宁也没人往这边来过一趟。

中午逮着了回家的沈金问起,沈金说一上午都没看到过大堂嫂。

沈三和李氏暗暗盯了陈家一上午了,当真也没见过秦芳娘出来走动,平时洗衣扫地去菜园的,秦芳娘的勤快在村里也是出了名的,可不是那闷在屋里躲闲的妇人。

夫妻俩对外边传的说桑萝和秦芳娘去县里卖野菜的事情终于信了几分。

心里存了事,沈三今天连午觉也不香了,勉勉强强躺了两刻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