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88节(2 / 3)

加入书签

出风头。

除了御史台比较有意见,神兽獬豸主要是辨忠奸,那是他们管的,御史所戴的帽子也被称为獬豸冠,官袍衣服上还绣有獬豸的图案。

御史们有点小憋屈。

韩瑾瑜也知晓平时不怎么出众的大理寺被陛下赞赏的缘由,萧嘉树明断秋毫,破案如神,甚至被许多百姓当成神兽獬豸。

他还关注到连带着宫中的萧妃名声也好了许多。

以往骄横跋扈,后宫独宠,这些似乎都被淡忘了,民间都快把萧大人当成神兽祥瑞化身了,何况是他的同胞姐姐。

萧嘉树在大理寺所为,韩瑾瑜真心没想到。他知道萧嘉树有才,但似乎还是低估了他。

换成是他,审案断案也许不难,但做到萧嘉树这种程度却是不可能的,韩瑾瑜也有自知之明。

韩瑾瑜想起了那日萧嘉树说的话,要管这天下的不平事。

听起来令人可笑,匪夷所思。

但如今这京城中的名声,让韩瑾瑜忽然产生了一丝想法,也许不是不可能。

至少他是认真的。

比起因为萧妃盛宠不衰,萧嘉树又崛起名声甚好而焦躁不安的镇武侯府,韩瑾瑜静观其变,何况他又能做什么呢。

积压的案件一空,犯案少了,风气随之一肃,大理寺也轻松了许多,也只是稍稍而已。毕竟也还有每月天下各地移交上来的重案。

最近白松白老大人看萧函和看正堂前的獬豸,是一样的慈爱目光,以致于她都尽量少出现在白松老大人面前。

萧函也转而看起了库房里陈年旧案的卷宗。

奸妃当道

大理寺积压的陈年旧案不少,还有的犯人仍羁押在牢狱中。

萧函也去过牢狱中, 被董少卿带着看了各式刑具, 介绍用法, 还旁观了几场审讯, 学到了不少东西。

再来一趟也熟门熟路,常年在此看守的狱丞对她也印象深刻,毕竟第一次来的年轻人,能全部看完非但没吐, 还能冷静如常的也实属少见。

狱丞翻了翻名录, 对萧函和气笑道, “您说的这名犯人啊, 去年便熬不过去死了”

能被关到大理寺牢狱中,称的上是重罪了。

尤其是判了死刑的,审问的人下手没什么轻重,狱卒也不管死活。

“这样啊。”萧函点了点头,没有多说,她也只是看了其中一个案子的卷宗, 觉得有可以突破的地方, 想来再审审, 没想到这犯人还不到行刑的日子就先死了。

许多旧案是外地州府移交上来的, 萧函想查清楚, 还得出京,为此萧函还特地跟董少卿申请了一下。

董少卿也挺满意她这不骄不躁,低调办事的态度, 告诉她可调动随行的缇骑二十人,到当地官府也可请调人手,有大理寺手令在,办案期间三品以下不可阻扰,否则依法处置。

萧嘉树离京的事,萧妃还是隔了两三日才知道,谁让萧函沉迷于破案,晚上也在看卷宗,也不带回家,吃住几乎都在大理寺,萧府的管家十天半个月也才见到自家公子一回。

这庄子上新种的葡萄结果了,管家让人送来一些,才知道公子出京办案去了。

萧妃这些年在宫里过的滋润,顺心如意,但仍旧没有放下报仇的念头,只是因为萧函的影响,收敛了许多,至少不会做出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事。

当然这也和镇武侯府,韩瑾瑜没那么好对付有关。

萧妃虽在宫里,但外面的传言也没少听。

毕竟都得了圣上夸赞,宫里也开始传萧嘉树破案有多厉害。

这让萧妃骄傲又担忧,她最初想的不过是给小弟弄个爵位封荫,舒舒服服地过完这一世。现在小弟勤勉辛劳,却又名声远扬。

若是爹娘和长姐在,也定然是高兴的。

萧若乔在心中默默想到。

————

“萧寺正,你可真厉害。”随行的小吏由衷叹道,仅来了两日,让他们调查了一遍城内的做木匠生意的人家。询问去年九月木匠生意的可疑之处,就从他们的证词中找到了逃亡的犯人。

这本是一桩谋财害命的灭门惨案,官府只抓到了一名凶犯,其人也签字画押,被送到大理寺,证据确凿,大理寺推迟了行形日期,是怀疑有同伙,审问多次,但他一直没招,最后直接死在了牢狱之中。

人死了就更撬不开嘴了,这案卷也就封存了。

萧函在旧的案卷中发现了一些线索,又在犯人待过的牢房确认了这点,他的同伙至少有一名是做木匠的。

循着这点线索,果然在城内查访的证词中找到了关键,被灭门的苏家,在遭逢大难前半个月曾请过一家木匠上门做活。

只是主人家不知道的是,这木匠把他家的富贵说了出去,而结交的人生了贪财之心,串通起来犯下大罪。

萧函等人来的时候,那木匠尚在城中,他们犯的案子太大,连大理寺的人都来查过,哪怕有同伙为了保全他们,认罪伏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