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23)(2 / 3)

加入书签

,没有

谢承弯起唇角,目光柔和地看他。

姜羡余又不好意思了。

谢承见他低下脑袋,拉过他的手搁在腿上,靠在了他肩头,让我靠一会儿。

姜羡余瞬间挺直了背脊让谢承靠着,很累吧?

嗯,谢承闭着眼轻声答,没睡好。

怎么说也是锦衣玉食的大少爷,号房那种地方如何睡得好?听说里面被子都是潮的

姜羡余摸摸他微乱的鬓发,有些心疼,还有两场。

嗯谢承突然坐直身子,抬起袖子闻了闻,表情有些不好。

姜羡余笑了,按住他的脑袋让他靠着自己,不臭,睡吧。

谢承僵了下,最后还是放松下来,重新拉住姜羡余的手,闭上了眼睛。

刚眯了一会儿就回到段宅。

姜羡余还没喊他,谢承自己就睁眼下了马车,迫不及待地回屋洗漱。

在家睡了一觉,清晨又入场考第二场。

考第三场的时候,李婶给谢承做了月饼,怎么说也是中秋,少爷一个人在里边也得过节。

虽然这些月饼在核验的时候都会被掰烂了检查,那也是月饼,不能不吃。

姜羡余照旧去送考,谢承让他回去等,别在马车上睡。

姜羡余不肯,我我在这里赏月。等你。

如果不是怕被官兵发现,影响谢承考试,姜羡余好几次都想用轻功飞进贡院,躲在屋顶上看看。

谢承笑了下,趁马车里没人摸了摸他的耳朵,我可以亲你吗?

不、不可以!姜羡余耳朵红透,把他推下马车。

他目送谢承再次入场,慢慢皱起了眉。

自从坦白彼此重生的秘密,谢承就有意同他亲昵,眼中的情意昭然若揭。

姜羡余知道他们的行为过界了,却又不忍拒绝。

可他们这样是不对的。

谢承的父母不会同意,他爹娘兄长也会觉得有违伦理。谢承来日还要入朝为官,不能有断袖的污点

可心底有个声音告诉他,谢承已经为他死过一回,这辈子绝对不会甘心再做谢临渊。

如果他离开谢承,对方会失控,会发疯,会恨他。

那如果他愿意陪着谢承,这辈子的结局就会不一样吗?

最后一场考完,众人都松了一口气。

段书文让李婶备了家宴,把姜柏舟也喊了过来,补过中秋。

这会儿姜羡余才敢问谢承考得感觉如何。

尚可。谢承话里谦虚,表情却是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样。

段书文朗声一笑,朝谢承举杯,那来年二月,咱们一道去京城。

姜羡余跟着高兴,同两人碰杯:我也去。

姜柏舟顿了下,同众人碰杯饮下杯中酒,笑着问姜羡余:你去凑什么热闹?

姜羡余缩了下脖子,我就去看看嘛。

姜柏舟不想破坏眼前的兴致,笑了笑没说话。

前几日他写信给家里,问父母是否要将身世告诉小余,父亲允了,只是让他回家来再提。

他们不可能瞒小余一辈子,倒不如告诉他,让他出门在外也知道谨慎些。

这时段书文却道:小余不如也考武举,以你的身手,封个武状元也使得。

姜羡余愣了下,笑道:段大哥说笑了,武状元又不是只考功夫,我连武秀才都不是呢。

段书文微微一顿,近来他常见小余读书,一时忘了对方学业其实不太好。他改口道:无碍无碍,这届武举赶不及,咱们还有下一届,你看我不也考了这么多年。

他多饮了几杯,已经有了几分醉意,玩笑的话里藏着几分苦闷自嘲。

谢承见状连忙岔开话题,这届武举后日开始,任逍遥应当会露面。

姜柏舟也端正了神色,对,近来他鲜少出门,同几个武秀才一块住在南郊段家的南麓山庄,恐怕也在潜心准备武举。

姜羡余:段家?就上回那个段御?

姜柏舟点头。他后来又打听了一些消息,只不过没敢惊动对方。因此知道的也不多,都是一些人尽皆知的事。

金陵段家出了一个忠王侧妃,正是段御亲姐。

又是忠王?

段书文的酒意醒了几分,面色有些凝重,若那人真是忠王一系,咱们最好避着点,不要与之为敌。

他压低了声音,今上老当益壮,但几个儿子都大了,太子未定,忠王虽然非嫡非长,但也不容小觑。我们一无功名,二无靠山,蜉蝣如何撼大树?

谢承和姜羡余对视了一眼,应下了段书文的叮嘱。

姐夫放心,先前我们只是同任逍遥有些恩怨,与如今的谢彦成和段御并无瓜葛,自然也不会招惹忠王一系。

段书文点点头,如此最好。否则你我尚未入朝就树了敌,往后的路就难走了。

他与谢家是姻亲,将来又可能与谢承同朝为官,自然也等同一体,难免有此担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